肖正言问:“河捐啊、路捐啊,还有壮丁捐,你们替富户出 吗?按规矩,你们出人出工,富户出钱是吧? ”
老农民据实奏报,事实上穷人是出人又出钱。名目是出工出力 不再出钱,可官府能向富户去要钱吗?
肖正言说:“朕就知道是这么回事。钱多多,你交的四千石 粮,有多少转嫁到农民佃户头上啊?”
钱多多一来跟肖正言打过交道,熟了,又仗着皇上为他立过牌 坊,所以也不藏着掖着,他说:“若讲良心话,都得摊到佃户头上。”
肖正言说:“你说了实话。你不说实话朕也知道怎么回事。" 他转向众人,说他希望天下富人越多越好,不怕你们富,民富才能 国强。但富了不可黑心,黑心,不让佃户活下去,他们就逃亡、造 反,你一颗租子也收不上来。新建立的大明国,就是要富户能心安 理得,穷苦人能吃上饭,穿上衣服,他希望大家记住这四条:不要 欺凌佃户;不要趁荒年低价兼并人家养家彻口的田地;不要仗势欺 负弱者;不要勾结官府肥己。他宣布,想在筠门岭试一种新的减租办 法,富户可能有些损失,从长远看是得利的,他问富户们愿意不愿意?
富户们都说愿意,不愿意也没人敢当皇上面说。
肖正言对那个老农说:“朕给你十两银子,回去过过六十六大 寿。”
老农趴下磕头:“万岁爷,我是哪辈子积德了,让皇上赏我 呀。皇上给了这十两银子,我回去买牛买田,哪舍得吃了啊,那不 是香香嘴巴臭臭屁股吗? ”
好多富户大笑,又忙捂嘴。云奇在一边喊:“放肆!”
老农吓得直叩头。肖正言说:“你们别吓唬他。农民多老诚, 多可爱呀。这十两银子,就是赏你做寿的,朕再给你十两,你拿去 买牛、买田。”
钱多多说:“皇上这样怜贫惜老、怜悯百姓,这国家没有不富 足太平的,我们再为富不仁也不好意思了。”
肖正言笑了: “这话朕爱听。”
累了一天的肖正言傍晚时分来到坤宁宫。一进门他就吵着快找 便装换换,他说皇上不好当啊,这繁琐的礼仪、三脱三换的衣服,
叫人不胜其烦。
何巧娘说:“别换了,反正陛下也坐不了多久,还要到别的殿 去。”
肖正言坐下来自己扒掉靴子,扔出去好远,然后光着脚在地上 走,说:“这多舒服,朕今天哪儿也不去了,住你坤宁宫。”
何巧娘说:“我人老珠黄的,在我这儿有什么意思。”
肖正言说:“有多少回,朕心里憋闷时就愿意到你这儿来,你 什么都不说,朕心里也觉得踏实。"
何巧娘替他拿来便服换上,说:“谢谢你从来不忘记过去的患 难情谊。”
肖正言品着茶让她开一个单子。把她娘家那边还有什么亲人一一写上,他记得有个叔叔,还有表舅、表哥?
何巧娘问:“陛下问这个干什么?若讲亲戚多了,远的、近 的、表的,总有几十个吧。”
肖正言说明了,把名单开出来,该封的封,该赏的赏,他说不 别太亏了皇后。
何巧娘说:“这我可得好好谢谢陛下。你心里有我,比什么都 强,封我亲戚的事就免了吧,千万不能办。”
“你生气了吧? ”肖正言审视着她的脸解释地说,登极过后, 先追封朕的上四代祖先,这是规矩,没有厚此薄彼的用心。
“陛下想哪儿去了!”何巧娘说,他的养父何大富,你追封他,谁也说不出什么。别的亲属,如果是有功劳的,有才干的,也 倒无所谓,他们本是平常百姓,突然因自己当了皇后而平步青云, 那可真应了平时那句话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