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话说在前头,我不管其他的东西,工人的工资和伙食不得克扣,你们的待遇也会得到保障,待遇是在宫里的三倍,谁要是还敢伸手,搞贪污,必死!”
王府里,朱橚给即将进入煤矿和各县煤炭商铺的人进行训话,这些人一部分是老朱的人,一部分是太子标哥的人,还有一部分是朱橚的人,运营主要是交给老朱和太子朱标的人。
朱橚的人主要都是军人出身,对商业并不精通,对采矿也不了解,主要起的是一个监军的作用,不至于让朱橚做个睁眼瞎,煤炭的油水太大,朱橚还是不放心。
虽然不懂经济,但是朱橚也明白想要马儿跑的快,自然要给马儿吃草,工资和伙食必须保障到位,朱橚也不怕这些招募来的工人偷懒,工人按劳按岗位分配,这采矿和制作蜂窝煤都是很方便衡量工作量的职业。
朱橚已经制定规矩,每开采百斤煤炭可以多得一文钱的绩效,制作蜂窝煤,卖出蜂窝煤都是有相应的奖励。
因此朱橚首要解决的就是贪腐问题,这贪腐比磨洋工可怕的多,偷运蜂窝煤,吃空饷,克扣人员工资和伙食这些都是常见的套路,朱橚就算不能彻底消灭这种现象,也要用强力的手段遏制,让他们不敢那么嚣张。
除了在明面上派遣了一些人,朱橚还私底下派了名家臣进入煤矿,确保自己能及时,真正的知道煤矿的情况。
八天后,洪武十四年金陵城的第一场雪还是下来了。
“周王殿下,这两天蜂窝煤的卖的钱一直在减少,民间也有一些风言风语传出,说江浦那边有人使用了我们卖出的蜂窝煤,被毒死在家中,有些人在煽动百姓抵制蜂窝煤。”
“陛下已经下令禁止散播蜂窝煤的流言,刑部和各县县衙已经抓捕一些造谣的人,现在在各个饭馆,客栈,茶楼等地方都有了官府的衙役看守,一旦发现有人散播谣言,就立刻抓走。”
“但是这确实影响了我们店里卖蜂窝煤了,已经有些店出现蜂窝煤挤压的情况了,是否减少制造蜂窝煤?”
王府里,句容煤矿负责人周智明向朱橚汇报了近期的情况,周智明是一个中年男人,太子标哥派来的。
虽然不知道这家伙是从哪里冒出来,但是确实有两把刷子,无论是煤矿还是销售的商铺都打理的井井有条,也没有违背朱橚的规定,因此,朱橚对他还是颇为信任的。
“对于流言似洪水,堵,确实是有效果的,但是不能只堵。你们好好开采煤炭,不要受什么影响,全力制作蜂窝煤。流言的事情,本王也不会坐视不理。”
揉了揉额头,朱橚的指令很明确,竭尽全力制造蜂窝煤,这不是只是一笔经济帐,更是一笔政治帐,自己不能朝令夕改,也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退却。
朱橚知道这个事情的关键是要压制谣言,老朱的方法对压制谣言作用是巨大的,蓝星那么发达的信息时代,说压也就压了,何况是在大明,就算是真的毒死了个把人也不叫事。
但是朱橚也意识到掌握舆论重要性,这些文人就是掌握了舆论,掌握了笔杆子,千百年来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
秦朝发动了焚书坑儒,后续的朝代都有文字狱,尤其是以明清两代为甚,但是杀了那么多人,还是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