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月光照着他的侧脸,在地上投下一片阴影。
“李董应该知道,我国核聚变研究还停留在实验阶段,”何院士终于开口,“托卡马克装置如‘东方超环’,维持可控聚变反应不过几十秒,离商用还差几个数量级。”
“所以需要突破。”李昊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这是我的一些小设想,是关于常温常压超导材料和小型聚变装置设计方案。”
“需要何院士带队研发突破一下,目前还需要引入大量的专业人才进来。”
何院士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接过文件的手有些颤抖,快速翻阅着,越看越激动:“这……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居然达到300K?还有这个磁约束结构,用的是仿星器原理?”
“这些技术需要一个合法、安全的研发环境,”李昊说,“浙大的科研实力和保密体系是最佳选择。昊天会提供资金和设备,研究所由贵校主导,成果共享。”
“相信何院士能最快将这个研究所落地!”
陈立峰合上文件,沉默片刻:“李董可知,这可能是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研究?”
“所以更需要在国家的关注之下孕育。”李昊笑了笑,“避免过早暴露在商业和政治漩涡中。”
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交汇,达成某种默契。
何院士起身,从书柜中取出一瓶茅台:“当年钱三强先生筹建核物理研究所,也是这样的夜晚。”
他斟了两杯酒:“我答应,但有两个条件:第一,所有研究人员必须通过国家安全审查,签订最严苛的保密条款;第二,成果转化需由国家安排,服从国家指引。”
“成交。”李昊举杯,酒液在月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
三天后,光刻厂。
李昊再次见到张如京时,后者的黑眼圈更深了。
两人站在二期工程的沙盘前,推土机的轰鸣声隐约传来。
“电厂的事,我有方案了。”李昊递过一份文件,封面写着“分布式能源解决方案”。
张如京翻开第一页,瞳孔猛地放大:“氦-3聚变?李董,要不要搞这么大?”
“别紧张!”李昊打断他,“目前都还是设想当中而已,但我相信只要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和最专业的研发人员,就一定可以研制成功!”
他指向沙盘边缘的小山丘,“在这里建一座核聚变电站,能源问题将彻底解决!”
张如京皱眉:“核聚变当然好,但什么时候才能落地商用?”
“李董,光刻厂可等不了太久啊!”
“放心,最关键的超导技术已经有新的设想,并且可行性非常高。”李昊笑了笑,道,“并且时间上应该也赶得上。”
张如京倒吸一口凉气:“常温超导?这技术……都能有自信能搞定?”
“浙大能源学院正在研发。”李昊撒谎面不改色,“昊天参与投资,预计两年内落地。”
张如京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他手指摩挲着下巴:“如果真能实现,不仅解决电力缺口,还能参与调峰,赚取差价。”
“可关键是……”
“关键就是你得把二期工程抓紧搞!”李昊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再为电厂的事焦虑,先把基建做好。储能站的事,交给研究人员。”
离开光刻厂时,李昊收到何院士的消息:“上面答应了,正在调集相关研发人员,研究所筹备就绪,第一台实验装置下周到位。”
他望向远方的天空,想象着自己也能用小微型冷核聚变反应堆(方舟反应堆)搞个战甲玩玩。
想想还是相当激动呢!
手机震动,周董发来消息:“演员定妆照已发,下周正式开机拍摄。”
李昊笑着回复:“期待你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