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内阁大学士,商辂考虑的事情更多。
他站在多维度去思考现状,均得出同一个答案。
“新型交通工具,能让大明,再次伟大!”
之前曾经上谏劝诫皇帝停止铺设铁路的大臣,也不禁为这前所未有的体验所折服。
他们一想起过去自已说的话,就老脸一红。
所有文臣武将都明白,铁路对于大明的战略有多重要。
无论是军事、经济还是民生,都能实现质的飞跃。
他们在见证历史,从今日起,大明将不再受山川阻隔,南北货物朝发夕至,边疆军报一日千里。
最恐怖的是,这,仅仅是开始。
如果能多建设几条的话......
众臣立即将目光投向工部尚书江渊。
江渊连忙摆摆手:“你们别看我,全凭君父做主。”
只有营部尚书钱远鹤苦笑的摇摇头,心里想道:“若是让你们知晓,建设一条铁路耗资有多大,就不会有这个想法了。”
钱,倒是小事,主要是钢铁的供应,远远不足。
又要造武器装备,又要建设铁路,肯定供不应求。
或许,第二条铁路要在十年后才会动工吧?
......
朱祁钰带着朱见济来到驾驶室中参观。
朱见济瞪大眼睛,认真观摩所有物件,以及列车驾驶员的操作。
“有何感想?”
“父皇,既然列车如此神奇。”朱见济望着前方的一马平川,心生感慨,“不如,多建几条?”
“???”朱祁钰脸色一黑。
朱见济立即觉察到自已说错话了,光顾着自已的震惊,完全没有回答到点子上。
“父皇,经过一番参观,儿臣大为触动,科技的进步,真能改变一切。”
朱祁钰这才满意的点点头:“你能这么想,非常好。”
“父皇终会老去,到那时候,你高坐龙椅,要记得,不忘初心。”
听到这句话,朱见济脸色一紧,连忙说道:“父皇立下如此丰功伟绩,定能千古,又怎会老去呢?”
朱祁钰笑着摇摇头,长生?连秦始皇都做不到。
他此行的终极目的,就是培养下一任接班人重视科学的心态。
唯有科技进步,大明才能强盛。
大明强盛,不仅可以无敌于世间,还能免去许多纷纷扰扰。
当朝廷军队的战斗力,强大到让人绝望的程度,还会担心外来侵略吗?
当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官员廉政,兢兢业业,还要担心民变吗?
虽然,这一切只是理想,现实中很难尽善尽美。
那么问题来了,大明如何保持繁荣昌盛呢?
少年强,则国强。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的使命。
这才是最正确的统治法则。
一味的愚民,一味的闭关锁国,一味的退让,只能一晌贪欢,迟早有一天,会被时代抛弃。
最终埋没于历史长河之中,被世世代代唾弃。
......
列车行驶了两个时辰,很快就到了午时。
这时,列车员推着小车走了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