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随朕一起入座列车?”
朱祁钰张开双臂,环顾四周,笑吟吟的说道。
众人先是一拜,在天行阁服务员的指引下,有秩序的来到站台。
当大家见到“泰通”列车的庐山真面目后,震撼之情,溢于言表。
类似子弹的流线型车头,再次冲击着这个时代的审美观。
通体颜色是“大明红”,两侧的三圆大灯,与中间底部的牵引钩结合,正面看去,好像一张不怒自威的人脸。
这是朱祁钰亲自设计的款式,结合了空气动力学。
既带着绿皮火车的威严,又不失机动性,流线型的车头,能极大的减少奔跑时的空气阻力。
“天家器物,果真不凡!”
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程度较高,他们觉得挺帅气的。
而那群文武百官,虽然欣赏不来,但心中的震撼之情,一点都不比别人少。
他们原本以为,铁路铁路,就是用铁铺设马路。
朱祁钰的保密要求一向严苛,只要你不是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休想知道一丁点消息。
在很多文臣的心里,如今大明还处于冷兵器时代,什么飞机、坦克、皇明宝舰?啥玩意,也没人跟我说过呀。
只有把期望降到最低,才能让所遇皆为惊喜。
天衣阁的衣服,很多人还以为是凭空变化出来的,你在说什么蒸汽动力工厂?
原本朱祁钰只是为了保护技术不外泄,后来一想,干脆全都隐瞒吧。
你们不需要知道,朕一个人知道就行。
“泰通”列车的真容,或许只有工部尚书江渊见过。
有部分大臣跑来跟江渊诉苦,直言你个老匹夫瞒得好苦。
江渊只能讪讪一笑,不敢多言什么。
......
“泰通”列车早已停稳,静候乘客入座。
列车员手动开门,面带微笑的将众人迎入客运车厢。
车厢内,雕花木椅整齐排列,每个座位旁都设有小窗,可以欣赏沿途风景。
为了防止硌屁股,在椅子上铺设了一层柔软的棉花坐垫。
中间那节车厢,就是朝廷官员乘坐的。
文武百官根据座位上的名字,一一列座。
而朱祁钰呢,早就跑去了驾驶室。
直到此时此刻,他们才知道,原来一切早在计划之中。
于谦的身边坐着礼部尚书杨宁,两人眼神中带着好奇,左摸摸右摸摸,然后看向车窗外。
一刻钟后,所有乘客都列座完毕,每节车厢的列车员提醒:“诸君请坐好,列车准备启动了。”
很快,于谦和杨宁感觉到凳子动了下,窗外的景色缓缓往后移动。
杨宁脸色发白的问道:“老于,你怎么不害怕呀?”
“我为什么要害怕?”于谦是这样说的,手却不由得攥紧椅子把手。
随着列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所有乘客都明显的感受到,
杨宁发现没有危险,逐渐放下了警惕,他坐在窗边,两眼望着窗外风景出了神。
突然——
前面的吏部尚书惊呼:“天呐,这速度比骏马还快!”
营部尚书钱远鹤则是专注地感受着车厢的震动:“奇妙!如此沉重的车厢,竟能如此平稳行驶!“
虽然有震动,但是相比马车的摇晃,实在是好上太多。
当列车达到全速(80公里
h)时,窗外景物已连成一片模糊的色带,风吹动车厢内众人的衣袍。
商辂面露沉思:“以这速度,从顺天府到应天府,岂不是一日可达?”
若能如此,当真是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