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顿片刻,徐庶又说道:“曹公如今已渐渐掌控兖州,民心归附。吕布虽勇,但其军中多为临时征召或是世族私兵,战力实在堪忧。
曹中郎只需坚守城池,静候曹公大军回援,吕布、张邈败亡只是早晚之事。
而吕布、张邈一退,那些宵小之辈便不足为惧了。”
曹彦微微颔首,又问:“依你之见,兖州如今推行的新政,诸如户籍制度、农桑改革等,对局势有何影响”
徐庶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说道:“新户籍制度使人口管理更为清晰明了,可保证兵源与赋税稳定,此乃固本之策。
但若是限制过严,则有可能禁锢人员流动,反倒不利于民生发展。
农桑改革推广新的耕种技术与农具,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不管是乱世还是盛世,粮食皆是根本,有了粮,曹公便可利于不败之地。
只是新政推行会,势必会触动一些旧势力的利益,今时、往后,都需多加留意防范。”
曹彦心中暗自点头赞许。
徐庶可不像曹彦、郭嘉他们,掌握着大量情报、信息。
他只是靠着自己的走访和见闻,就分析得到了这些结果,对兖州局势与新政有着清晰的,属于自己的认知,眼光着实不凡。
曹彦接着又抛出一个问题:“若吕布围城日久,城中粮食短缺,又当如何”
徐庶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严查城中粮食囤积情况,杜绝奸商哄抬物价,确保粮食合理分配。
同时,可派人趁夜出城,到周边山林采集可食用的野菜、野果等,补充食物来源。
不过,草民观中郎自始至终都未曾显露出丝毫焦躁之意,想来应该是早有准备。”
曹彦听着徐庶的回答,心中对他的赞叹不由得又多了几分。
“不错。”曹彦看向徐庶,笑着问道:“元直,你先前说欲投效我兄长,可是真心实意”
徐庶拱手道:“惭愧……”
“如今我兄长尚未归来,你可愿暂且屈就为我幕僚,待日后我再为你引荐”
徐庶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但旋即恢复平静,说道:“草民才疏学浅、又是戴罪之身,若被人知晓,恐怕会有损中郎清誉……”
“哈哈哈!”却不想,曹彦突然大笑起来:“我曹彦何时在乎过虚名
你也不必过谦。
以你之资质,只需潜心钻研学习几年,必能成为世间顶尖谋士。
我兄长向来用人不拘一格,你既有此心,又有此才,何不奋力一搏,为自己博个锦绣前程,也为大汉百姓谋一份安稳太平。”
徐庶心中动容,想起自己此前四处游学,目睹了太多乱世百姓的苦难,又听闻曹操在兖州的种种善政,本就有心投效。
如今曹彦如此诚恳相邀,当下不再迟疑,拱手拜道:“承蒙中郎不弃,庶愿效犬马之劳!”
曹彦嘿嘿一笑,随后扶起徐庶,说道:“元直能来,实乃兖州之幸,天下百姓之幸呐!”
然而就在此时,忽然有人来报:“启禀中郎,主公来信!戏祭酒请您前往大堂议事!”
曹彦眉头一挑,随后对徐庶说道:“且随我来,好戏马上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