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老曹回军,先斩郭贡
曹彦带着徐庶来到大堂时,荀彧、戏志才、郭嘉等人皆已到齐。
曹彦来到主位坐下,诸葛亮已经在他位置后面等了好一会儿了。
“元直,你且坐孔明身旁。”曹彦指了指诸葛亮身侧空位,说道。
“喏。”徐庶拱手应道。
而后又向诸葛亮行了一礼,这才跪坐下来。
命运的丝线悄然缠绕,徐庶、诸葛亮这对历史上的好基友,此刻又相遇了。
只不过这回不是在南阳,而是在鄄城。
曹彦来后,人已全部到齐。
戏志才把刚刚收到的情报,呈递给了曹彦。
曹彦展开密信,仔细浏览一遍。
俄顷,他抬眼环视众人,朗声道:“此次我军出征徐州,攻城略地只是其次。在徐州之地竖立我军声威,令徐州百姓看清陶谦邪恶嘴脸,才是主要目的。
如今,陶谦与笮融暗中的勾当已经公之于众!
五万余徐州百姓,平安进入泰山郡!
相信后续还会有更多的人来到我兖州,
我等战略目标已然达成!”
厅中众人听闻,面上皆显振奋之色。
曹彦稍作停顿,继续道:“我大兄已在全力回援的路上,下一步便是救援山阳,奇袭济阴、陈留,完成我们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的终结目标!”
徐庶听得目瞪口呆。
他先前以为,曹氏兄弟能把吕布赶走,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却不想,他们的目标竟然是想把吕布、张邈尽数歼灭!
好大的格局!
好大的胃口!
徐庶眼中光芒大盛,紧盯着曹彦背影,心中暗自赞叹不已。
忽然,诸葛亮侧身靠近,压低声音道:“如何,我姐夫胃口不小吧”
“姐夫”徐庶微微一愣,反应过来后,拱手行礼问道:“敢问小兄弟尊姓大名”
“在下诸葛亮,字孔明,幸会。”
“徐……徐庶,字元直,幸会幸会。”
曹彦转向荀彧,道:“文若,守城之战,还需你来坐镇鄄城。”
荀彧闻言不解道:“你不是在这儿吗,为何要我来坐镇”
废话,难道我还能说你的【王佐之才】可以在进行防御战时,让麾下士兵攻防提升20%,城池攻防提升20%,士气变为永不溃散
“我要在前线指挥作战,城中就只有你来坐镇了。”曹彦随便找了个接口,就把鄄城城守的位置丢了过去。
荀彧无语,郭嘉、戏志才等人却见怪不怪了。
徐庶好奇,低声问诸葛亮:“曹中郎此举何意”
诸葛亮只回了一个字:“懒!”
“……”荀彧叹息一声,点头接下城守之职。
郭嘉随后继续说道:“主公已按计划回军,只是不知昌邑能否撑到主公大军抵达。”
戏志才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昌邑城内有万余守军,虽多为屯田兵和招降的黄巾军,战力不算高,但郭贡的士兵也一样缺乏训练。
以王家的人脉和能力,应当可以抵挡一阵。”
“只怕城中生出变数!“郭嘉眼中却闪过一丝阴霾,说道:“如今兖州诸多世族豪绅反叛,难保昌邑城内没有内应。”
众人闻言,皆是心中一凛。
曹彦最后总结道:“无论如何,我们自己要做好应对之策。
鄄城这边,继续加固城防,多派斥候打探吕布和张邈的动向。
至于昌邑,只能期望王家能坚守住了。”
……
与此同时,
山阳郡昌邑城,一场惨烈的攻防战正激烈地进行着。
郭贡率领五万大军,将昌邑城围得水泄不通。
城墙上,王凯身披战甲,手持长剑,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敌军,心中很是沉重。
在此之前,他从未上过战场,更无指挥大军的经验。
他只是平日里喜欢看看兵书、话本,没想到就被王谦寄以厚望,让他全权指挥守军负责守城。
好在由于兴趣,他把曹彦当初在东武阳防守黑山军的战例,进行了反复研究和总结,这才让他今天能够有样学样,将昌邑守得还算稳固。
这半个月来,
郭贡五万大军已经死伤近一万人,城中守军也只剩下不到七千。
王凯现在已经开始动员百姓,拆门卸梁,以备不时之需了。
“当当当!!”
猛然间,示警声又骤然响起,郭贡又开始攻城了!
王凯疾步来到女墙边,死死盯着远处如蚂蚁般密密麻麻靠近的豫州军。
待敌军来到五十步时,王凯才大声下令,“放箭!”
城墙上的士兵们纷纷张弓搭箭,朝着城下的敌军射去。
一时间,箭雨如蝗,郭贡的士兵们纷纷止步举盾抵挡,但仍有不少人中箭倒地。
两轮箭雨过后,箭矢告急,城上弓箭手停止了射击。
半月消耗实在太大,城中箭矢数量已经严重不足,必须省着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