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快小说 > 网游 >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 第16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16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1 / 2)

“小侯爷竟这般不信任我?”梁适嘴角噙着一抹笑意,打趣道。

顾鹤微微挑眉,回道:“不过是各人秉性有异罢了,何谈信与不信呢?”

梁适轻笑一声,回答道:“此次被贬,已经是定局了,估计等我走后,夏竦那老货也得被贬,不过这次我二人却是心甘情愿的。”

顾鹤听得一头雾水,问道:“相公这是在给我打哑谜呢?就不能干脆一点吗?”

梁适笑而不语,只是悠悠说道:“等我二人走后,可就得劳烦小侯爷多费心了。”

言罢,梁适便巧妙地岔开了话题,与顾鹤闲扯起一些无关紧要之事,最终让顾鹤满心疑惑地回了家。

不过,要说此次毫无收获,倒也不尽然。

至少从梁适那泰然自若的态度来看,此次被贬之事,未必就是什么坏事。

回到侯府过后,顾鹤先去看了一下淑兰和孩子,等要回房的时候,却是又被老侯爷给喊走了。

顾鹤跟着下人匆匆赶到老侯爷的书房,只见屋内烛火摇曳,老侯爷正端坐在案前,手中捧着一本兵书,正在翻阅。

“父亲,您找我?”顾鹤拱手行礼,轻声问道。

老侯爷缓缓放下手中兵书,抬眸看向顾鹤,问道:“今日你去见了梁相公,他可曾提及什么?”

顾鹤回道:“他就只有说了,随后夏相公可能也会离开,但再细问原因,却就避而不谈了,反而拉着我说了一堆有的没的。”

老侯爷微微眯起眼睛,又问:“那你可曾想明白其中缘由?”

顾鹤轻轻摇头,目光落在老侯爷脸上,眼神中透着几分若有所思:“看父亲这般神情,想必是已经知晓其中关窍了。”

老侯爷笑着颔首:“有时候,看待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需得抓住本质。既然是官家的旨意,那你得找对关键之人。”

顾鹤面露疑惑,追问道:“官家?可近日并未听闻宫中有何变故啊。”

老侯爷轻捋胡须,缓缓说道:“眼下没有,不代表过去没有,这几年你不在汴京,有所不知,官家之前曾大病一场。”

顾鹤听闻此言,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官家这是有意将两位相公贬出汴京,好将施恩之举留给太子。

可若真如此,为何韩相公仍留于朝堂?官家对他究竟是信任,还是不信任?”

老侯爷见顾鹤如此迅速地领会了自已的意思,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老侯爷再度执起兵书,语重心长道:“官家御极数十载,其心思深不可测,又有谁能真正揣摩透呢?

你需牢记这一点,切莫因与太子自幼的情分,便忘了君臣之礼。”

顾鹤神色一凛,郑重地点了点头:“儿子明白,只是这些事,之前我面见富相公时,他为何只字未提,反而一味劝说我?”

老侯爷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或许他也没料到,此事会来得如此之快,其实就连我,也未曾想到。”

顾鹤心中一紧,显然赵祯可能真的不对劲了,所以才会这么迫不及待地为太子安排。

那这么看来,自已能这么顺利回京,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提点的话已经说完,老侯爷还要继续看书,就把顾鹤给打发走了。

如今情况已经明了,顾鹤就要开始做独立跟韩琦打擂台的准备,反正就以韩琦处事上的霸道作风,顾鹤自觉是不愿意逢低做小的。

等到顾鹤找到顾廷煜,想与他说明情况的时候,却发现他也已经想明白了,便开始商量接下来的应对方式。

然而,一番探讨下来,以顾鹤他们几人的资历,在短时间内想要直接跻身中枢,无异于天方夜谭。

所以,若想与韩相公抗衡,就必须得有几位能独当一面的“顶梁柱”。

本来赵汴和王世平就非常合适,可赵相公为人刚直,行事向来有自已的准则,未必会事事都如顾鹤等人所愿。

至于王世平,此前有梁相公和夏相公在朝中坐镇,他自然对顾鹤等人言听计从。

可如今梁、夏两位相公都要离京,往后他是否还会如此,着实难以预料。

说到底,终究还是他们几人太过年轻,资历尚浅。

一番商议之后,这事最终还是得落到海宜平和申时其头上。

顾鹤等人只盼着,能凭借着与这两人的姻亲关系,将他们拉拢到自已这一方阵营之中。

即便无法让他们全力相助,至少也别在关键时刻扯后腿。

很快将梁适和夏竦贬出京城的事情,便以诏书的名义下发,一个贬到了杭州,一个贬到了苏州,都是好地方。

而和他们俩一同被贬的,还有欧阳修、蔡襄、余靖,他们三人都是庆历新政旧人,算是韩琦的支持者。

当然,有这么多人离开朝堂,自然也就有新人要返回汴京。

而在那长长的名单之中,顾鹤瞧见了诸多熟人,吕熙、杨绘、郑獬皆在其列。

他们所获安排,不是六部里的关键职位,便是御史台、谏院这类要职。

显然,在赵祯心中,确有扶持顾鹤这一派系,以短暂制衡韩琦之意。

此外,名单里还有一些名字,顾鹤虽耳熟能详,却并不真正熟识。

譬如王安石与司马光,彼时这二人尚为志趣相投的挚友,王安石入得翰林学士兼侍讲之职,司马光则进了开封府。

海宜平和申时其同样在名单之中,其中,申时其接替梁适,成为新的吏部尚书;海宜平也高升一步,担任刑部尚书一职。

只是,中书省和门下省这两个关键位置,却一直空缺,未再任命他人。

另外枢密院也经过了一次调整,包拯出乎意料的,被送到了枢密使的位置上。

估计赵祯就是想用他的较真、孤直,来确保军权的稳定。

而三衙则是被交到了英国公的手里,他是太子的老丈人,这么安排也能理解。

只是这么一种刻意的搭配下来,倒是勉强保持了朝中的平衡,顾鹤也不用过于高看自已能起的作用,人家并没有把希望都放在自已上。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过度追求的平衡,却也让诸多事务难以推进

新政本就因梁适与韩琦的争斗而搁置一旁,如今想要重新推动,更是举步维艰。

最新小说: 被迫重生五岁后[末世] 碧山空 快穿之我把系统上交了 我靠吃瓜兑换修为飞升 欲与他人做嫁衣 完美女主打造计划(快穿) 修真界为何支支吾吾 我病弱真千金,会亿点玄学怎么了 九十年代小奋斗 六零团宠,九千岁小祖宗软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