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鬼东西究竟是想干什么?”我诧异的嘀咕了一句。
本来是我自言自语的嘀咕,没想到却被李弗印听了去,他反问我:“季玄安,你知道吊尸葬吗?”
“吊尸葬?那是什么?”我摇摇头示意我不知道。
李弗印没有急着回答,他盯着这群尸体看了好一会,才转头对我说:“在过去,民间流行一种特殊葬俗,有别于土葬、火葬、崖葬等,是把尸体吊挂起来,让其自然腐烂,或任禽/兽啄食的一种身后事处理方式——这就是俗称的“吊尸葬”。”
“吊尸葬忌讳入土,但也有使用棺材殓尸的,如此这般,称为“吊棺葬”更贴切。”
“吊尸葬主要流行于过去的东/北和西南,这里多山多森林,行吊尸葬比较方便,有天然条件。”
“吊尸葬悬吊于树上,或是陈于特制木架,故这种葬法又叫“树葬”——与现在说的骨灰埋于树下的所谓“树葬”,是两回事情。”
“树葬即木葬,为旧时传统“五行葬法”之一,其他四种葬法是——金葬、水葬、火葬、土葬。”
“因为吊挂于野外,风吹雨淋,尸身如果不腐/败,会很快被风干成干尸,所以木葬又称
“风葬”。”
“吊尸葬非常原始和古老,史书中有相关记载,神秘却不复杂。”
“生活在今龙江中上游两岸及嫩江流域的失韦人,便使用吊尸葬来处事尸体:“俗爱赤珠,为妇人饰,穿挂于颈,以多为贵,女不得此,乃至不嫁。父母死,男女聚哭三年,尸则置于林树之上。”
“尸则置于林树之上,就是吊尸葬。”
“在行吊尸葬时,要将尸体包裹好。古书中记载,鲜卑人中的库莫奚人,死者,则以苇薄裹尸,悬之树上。吊尸葬”有树架式、树桩式、地架式、树挂式、树屋式等类型,区别是悬吊尸、棺的方式不同。”
我不解的问道,:“马叔为什么要进行树葬?”
马疯子说道:“应该受到教因素的影响!”
“如流行吊尸葬风俗的东/北,当地少数民族多信奉萨满教。萨满教认为,人死后要去天上,尸吊得越高越好。树干冲天,离天又近一步,尸悬吊于树,是方便死者灵魂上天。”
“西南的畲族和瑶族,过去也流行吊尸葬。他们的始祖、古代神话人物盘瓠,死后就是吊尸葬,古书/记载有一说法:“传云盘瓠初死,置之于树。”
“
如果吊尸葬使用棺材,棺盖要做成覆斗形或呈屋顶状,以防雨水从棺盖缝隙渗入棺内,这种棺材就是东/北常见的“旗材”。”
“吊尸葬与土葬比起来,似乎有点草率,其实并不随便,要烧纸,要祭祀,出殡也要择日子。悬吊树上时,尸身方向也有讲究:一般头北脚南,直肢平放,忌讳亡人面朝太阳升起的方向。”
“吊尸葬的凶吉,要看尸体在空中停留时间的长短,停放的时间越长越好。”
“吊尸葬对尸体不利,由于不避空气,会很快腐烂或风干。时间一长,就会有人骨落下来。”
“对于遗骨的处理,有两种方式,一是行二次葬,或土埋或火葬;一是任其自然风化,消失。”
“死后用靴皮将尸体裹起,择日抬出,架于树上。皮肉腐烂后便有骨头坠下,这时死者家人会捡拾起来,收集好,重新埋葬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