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赵礼闻言也停止了思考,目光转向那位幕僚。
“说来听听?”
.............
傍晚,张痕正在房间中写信,将他的所见所闻如实的报给大汗。
一别十八年,大宁的变化不大,肯定是比不上大黎的三次改革。
但不得不说,明帝确实是个人物,在没有改革的情况下,也努力发展了大宁。
十八年前,大宁一年的赋税不到两千万白银,而现在据他所知,大宁一年的赋税超过了四千万两白银。
十八年的时间足足翻了一倍,这种事他自认为自己是办不到的。
大宁不像大黎那样以草原部落为主。
大黎的改革比较简单,只需要将主要的几个部落拧成一股绳,改革自上而下,慢慢的就成功了。
连伤筋动骨都谈不上。
但大宁不行,超过二百年的大宁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浑身上下都是伤病,稍微改革一下便能要了这个老人的命。
在这种情况下,明帝能维持大宁不崩盘,甚至还让赋税翻了一番,不得不说,明帝确实是个优秀的皇帝。
“明帝绝不是昏庸之辈,相比他已经做好了和我大黎决一死战的准备,还望大汗早做打算。”张痕最后在信中写道,而后走到床边,将书信缠绕在信鸽的腿上。
“去吧!”
“嗖!”
就在信鸽飞走的同时,门外突然传来响动。
“怎么回事,刺客?”
张痕面色不变,快速打开窗户准备逃走。
不过很快,护卫的声音传来。
“国师,刚才有人射箭过来,上门还带着一封书信。”
“书信?进来吧!”
护卫推门而入,将书信呈上。
“看到射箭的是谁了吗?”
“天太黑了,没看见。”
护卫摇了摇头。
“下去吧。”
张痕挥了挥手,示意护卫下去。
而后将书信展开,开始浏览上面的内容。
“呵呵,一别多年,大宁还是那个大宁啊。”
看到书信内容,张痕发出嘲讽的笑声。
“这些人啊,文不能提笔安天下,武不能上马定乾坤,倒是搞内斗一个比一个内行。”
张痕昨日猜的不错,总会有人忍不住找他的。
无论对方针对的是谁,反正自己不在意,只要能打击大宁就行。
“燕王吗?”
看完书信内容,张痕开始回想燕王是谁。
在他的情报中是没有燕王的,到了京城他才知道明帝封了个燕王。
好在张痕记忆出色,很快便记起了那个高大的将军。
“这不是那个人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