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因为她不尊重人啊!
单纯的,嘴贱!
是的,很单纯,就是嘴贱!
所以,她就信了琴川夫人说她没有学琴天赋的话,所以,用在练琴上的时间就比其他的多。现在想想,结合琴川的性格,未尝不是琴川跟其他夫子争夺李倾城学习时间的阴谋!
不过,效果也是肉眼可见的。李倾城学琴,从开蒙到结束授业,一共两年。但琴川夫人跟李倾城的师徒关系,却只维持了半年。
为了不打破决不上门授课的规矩,琴川夫人在上完最后一节课后,就不准李倾城再叫她夫子了。所以,李倾城如今只叫秦川夫人,并不以夫子相称,更不敢以弟子自称。
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用。秦川夫人虽然没有承认,但李倾城琴技之功,却是被皇帝实锤到琴川夫人的身上的。谁也不敢说,但谁都知道,甚至因为这段不可明说,却人尽皆知的关系,进一步加快了琴川夫人的四海扬名。
琴川夫人最后一次给李倾城说琴,就是当时皇帝的圣诞,李倾城作为孙女,其实可以不用送礼的。可琴川夫人,突然给她留了个上台表演的作业,并且就表演,她正在练的曲子。
李倾城当时都吓完。
曲子是最近练的,上台表演不仅是临时起意,还是她不擅长的琴艺,怎么看,怎么心虚!
但老师留的作业,是一定要完成的。所以,那天李倾城虽然迈着比上坟还沉重的步伐,却坚决不让自己后退。颇有一副破釜沉舟的决心,终是沉下心来,完成了表演。
然后,李倾城善琴的名号就比其他的才艺先传出去了。
别说李倾城没想到,在场的人都没想到。曲子一出来,到一曲终了,就连亲爹贤王都傻眼了。
毕竟琴川夫人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事,他作为一家之主,又是心里眼里都是女儿的亲爹,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所以,从来没有听女儿弹过一首完整曲子的贤王,跟女儿一样,一直以为李倾城不过是对琴有些了解罢了。
谁能想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会出现在这个,从来都不太懂什么叫藏拙的小姑娘身上呢?
后来贤王还专门带着李倾城去送礼,并询问了琴川夫人的教学理念。
但是,琴川夫人是这么说的。
“郡主自小就被捧着长大。若只是因为她的身份,那么有贤王殿下和各位夫子的言传身教,想来不至于目中无人,眼高于顶。”
“可她,偏偏不只有身份,还有她的天赋。头脑聪慧,心性坚定专注。所以,她学什么都快,都好,都精,这也就意味着她将得到的无法计量的赞美。没人不喜欢被夸,大人尚且会因为别人的称赞,迷失本心,一个孩子,又如何能做到宠辱不惊,又怎么能分的清什么是真心假意?”
“所以,她的人生一定要出现形形色色的人。有夸奖,也要有贬斥。得让她知道,什么时候的夸奖是真的,什么时候是假的。也能让她知道,什么时候该谦卑,什么时候该骄傲。也就不会迷失在旁人的夸奖和诋毁中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