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司马师(1 / 2)

司马师字子元,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

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司马师是曹魏权臣司马懿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早年未曾入仕;

景初年间担任散骑常侍,后又升任中护军。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谋诛曹爽,司马师协助父亲,出谋画策,后因功升任长平乡侯,不久升任卫将军。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八月,司马懿病逝,魏帝曹芳任命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参与辅政;

“次年司马师升任大将军,兼任侍中,录尚书事,统率朝廷内外军事,掌握曹魏政权。”

“司马师主政后,任用贤能,整顿朝政;”

“嘉平四年(公元252年)十二月,司马师兵分三路伐吴,被吴国太傅诸葛恪率军击退;”

“次年四月,诸葛恪率军入侵淮南,进围合肥新城,被司马师派遣毌丘俭、文钦击退。”

“正元元年(254年),魏帝曹芳与太常夏侯玄等人密谋发动政变,打算废黜司马师,事情泄露,司马师废黜曹芳,改立曹髦为帝。”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正月,毌丘俭、文钦在淮南举兵反叛;司马师亲率大军平定叛乱。”

“司马师眼睛患有瘤疾,在平定淮南叛乱过程中受到惊吓,导致病情加重;”

“在回军途中,司马师病逝于许昌,终年四十七岁。”

“司马师死后,朝廷追授其大司马,谥号忠武。”

“其弟司马昭受封晋王,追封司马师为晋景王;其侄司马炎称帝后,追谥为世宗景皇帝。”

“吴国大臣张悌则认为司马师平定叛乱、安定百姓,民心归附,智勇兼备;”

“隋初学者虞世南也认为他被时人看重,可谓王佐之才。”

“但宋末元初胡三省、清朝学者赵翼认为司马师窃夺权柄,废立皇帝,是王莽、萧鸾那样的国家贼臣。”

“司马师是曹魏权臣司马懿的长子,年轻时有才略,善于结交名士,与名士夏侯玄、何晏齐名。”

“何晏认为天下能够成就大业的人,就是司马师。”

“当时夏侯玄等人因为被人告发,崇尚浮华虚名,被魏明帝曹叡罢官,司”马师因为与他们交好而受到牵连,早年未能入仕。”

“司马师娶曹魏征南将军夏侯尚的女儿夏侯徽为妻,夏侯徽的母亲是大将军曹真的妹妹德阳乡主。”

“魏明帝曹叡一朝,司马懿颇受倚重;夏侯徽知道司马氏有谋反的迹象,又因为她是曹氏一族的外甥,司马师对妻子十分忌惮。”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司马师将妻子夏侯徽鸩杀。”

“景初年间,司马师担任散骑常侍,后又多次升迁,担任中护军。”

“他设置了选用人才的法规,按功绩推举人才,令官吏们无法徇私。”

“正始八年(公元247年)母亲张春华去世,司马师便为母亲守丧,获得孝子之名。”

“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大将军曹爽与兄弟等人随行,朝中空虚。”

“司马懿于是奏请永宁太后废黜曹爽兄弟,趁机发动政变夺权,史称“高平陵之变”。”

“司马师协助父亲司马懿谋诛曹爽,并为父亲出谋划策。”

“为了保密,司马懿十分谨慎,只与长子司马师于密室中商议政变之事,连次子司马昭都不知道。”

“司马师当时控制的军队并不多,因此早在政变之前,司马师就暗中蓄养死士三千人,”

“散落在民间,随时等候他的召集,而众人都不知道这些死士的来历。”

“弟弟司马昭事先并不知道政变之事,等到即将行动时才被告知。”

“司马懿又让人占卜吉凶,司马师非常镇静,坐卧如常,而弟弟司马昭却坐立难安。”

“到了发动政变的那天早晨,司马师领兵驻扎在司马门,安定内外,控制京城,而且军队整肃;”

李白:司马懿对长子司马师的表现十分认可。司马懿夺权成功,软禁了曹爽兄弟等人,独揽朝政大权;

司马师因功升任长平乡侯,食邑千户,不久升任卫将军。

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四月,曹魏司空王凌举兵反叛,司马师携带养子司马攸,跟随司马懿出征王凌,平定叛乱。

8]同年八月,司马懿病逝于洛阳,魏帝曹芳任命司马师为抚军大将军,参与辅政。

次年正月,司马师升任大将军,兼任侍中,录尚书事,持有节仗,统率朝廷内外军事。

至此,司马师完全接替父亲司马懿执掌曹魏军政大权。

司马师主政后,命令百官举荐人才,明确朝中尊卑,体恤穷苦之人,清理颓废无用的官员;

他任用诸葛诞、毌丘俭、王昶、陈泰、胡遵等军事将领统率四方军队,又任用官员邓艾、州泰、王基等人治理州郡,同时让钟会、夏侯玄、孟康等人参与朝议之事,一时之间朝野整肃、四方安定。

嘉平四年(公元252年)四月,吴国皇帝孙权病逝,魏国意欲伐吴。

镇东将军诸葛诞建议司马师集中兵力,进攻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和武昌(今湖北省武汉市),以扼制吴国的上流。

司马师没有采纳。同年十二月,司马师兵分三路伐吴,令征南大将军王昶进攻南郡(今湖北省荆州市),镇南将军毋丘俭进兵武昌,诸葛诞与征东将军胡遵率军七万大军进攻东兴(今安徽省含山西南方);

司马昭以安东将军的职位担任监军。吴国太傅诸葛恪率军四万人昼夜兼程,救援东兴,击败诸葛诞、胡遵的军队,王昶、毋丘俭听说东兴兵败,各自烧毁营寨撤退。

东兴兵败,朝臣议论纷纷,认为应该贬黜相关将领。司马师表示是因为自己没有听从诸葛诞集中兵力的建议,才导致兵败,与诸位将领无关。

最新小说: 朕的皇后温柔娴淑 快穿之薄命册 将军,你缺个夫人么 娇宦 破蛹出蝶 强扭的瓜有点甜 反派为何不对劲 拯救少女,让我改变你们的结局 盗贼只能开锁?可我什么技能都有 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