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娘,我没事,反而觉得是个机会,正好我再加紧读一年书,我还有好多书没读。”这倒是,这几年由于各种牵绊,陈之浩读书的时间并不多。
八月,燕回听罗大全说,外面好多人来,倒不是难民,是人牙子拉了好多人来卖,有了灾情就会出现买人的现象。
燕回想了想,决定是买几个人,陈之浩是秀才,可以买仆人的。商量决定之后,燕回陈之浩和罗大全一起进城找中人买人。
最终,带回来了三人。一中年男子大概三十来岁,中厚老实的样子,没有成婚,是灾情辗转被原主家转卖掉的,重新取名为陈康。一个大姐二十五六岁,看上去有三十多岁,成婚多年未生育被丈夫卖掉的,燕回给她取名陈菊华。一个年轻小厮十六岁,由于原来服侍的少爷因灾后疫情感染而死,主家认为他侍候不周将其发卖,陈之浩给他取名陈健。
买三人一共才花了二十两,燕回跟罗大全商量,让陈康白天都跟着他做事,反正燕回家的重事出是罗大全在操持,晚上再回陈家住。菊华就在陈家跟燕回做事。陈健在外面行走过,也识字,燕回让他跟着陈之浩外出,不外出时就在家里做事。买来的三人就安排在厢房里。
从此燕回和罗大全都有了帮手,罗大全做事做得更顺,燕回自己也不用做重事,菊华是做事的一把好手,菜也不用陈之浩浇,马也有喂养。
陈之浩不当夫子,家里居然还买了仆人,让大家又对他家另眼相看。陈之浩当夫子不用每天教书,跟以前县城学堂的同窗们也常联系,有时老师讲课也会去听。只一匹马带着陈健不方便,燕回就问罗大全马车要多少钱?罗大全说哪需要买,爹会做,我们家骡车不就是爹做的吗?罗大全开始做车,陈健开始学赶骡车再学赶马车。
九月下旬,县学的夫子推荐陈之浩去府学读书,燕回给他准备了许多东西,只等大伯家陈灵的婚事一过,十月初一就去府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