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的书看的人很少,数据就在那摆着,自己回看的时候,也觉得有些地方行文不够流畅,视角太跳脱了,镜头感也不好,转场常常很突兀,这些毛病是我在动笔之前没料想会有的,因为我是一个十年的老编辑,在写这本之前,也写过几本坑,也累积了几十万字了,但那些坑就是纯娱乐写的,没这本的野心这么大就是了。
我擅长的地方在于人物描写,这个也算天赋了,因为我陆续做了十年的心理咨询,人物行为和微动作什么的,真的是提笔就有,完全不用思考。
2014年,我刚考心理咨询师证的时候,有同学问过我,为什么要学心理学,我当时说:我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悲剧再发生在别人身上,因为我发现有很多痛苦它是不来源于客观条件的,换句话说,生活中有许多痛苦它是可以避免的,是完全心理层面的(当然,现在34岁的我也觉得有许多痛苦是源于客观条件的,比如我的各种疾病就真的不是心理能救的了的)。我希望能够帮助别人减少这类无意义的痛苦。
后来呢,家里创业失败(兴趣班行业赶上疫情打击),家里确实没有再多的钱拿来让我再心理咨询创业了。同时我也发现,心理咨询所带给人的帮助,远不如文艺作品对人心理能量的支持。
比如,我在学生时期,就是靠着文学和音乐的力量给自己支持的。所以我又想着,要将自己的意志写到作品中。我的身体不算好,需要常年吃药,这也导致了我担忧自己死后我的思想和意志没有留下来。
我总有一种任务感,感觉不将思想留下来,这辈子不写小说,我这辈子的任务就没完成。所以我的每本书,我都是可以留给我的孩子看的。
所以后面我还会继续写,可能会长期存稿,存好几个月才发,但我一定会写。这本是写的正向沟通,怎么和自己和解,下本主题写完美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