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袁天一没有说过,但是有大部分客人在到来典当铺之前是从未作恶的,但是他也没必要说,因为不管来之前如何,只要是来了,他就定然会为恶。
也曾有人质疑过他的所作所为,既然那人还未犯恶,为何不好言相劝,反而引导他作恶呢?
对此,袁天一是不屑于回复的,如果真的不想,即使自己提了多少都不会有一丝恶念,他既然来了看到了当铺,那就说明他本身就是有这个想法的。
已经是步入恶的巢xue了,他袁天一又不是个圣人,他靠这个活着呢,凭什么去多此一举。
那个小孩明明还未及束发之年,却已满目沧桑,只有在自己面前才露出那么点少年的执拗。
大概是家族的悲剧,生来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世世代代为奴,到他这父母一代可以说是,不用外人说,奴性都刻在灵魂里了,卖女卖儿,换取一口残喘。
是他们的悲哀,也是少年的不幸。
明明风华正茂,身姿挺拔,却被镣铐束缚,卑躬屈膝,若是旁的惩罚也就习以为常,可是年少孩童的心里,总是有那么点无畏无知,他从未放弃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因此,他也找到了,那是一个和他经历相似的女孩,两人相互依偎取暖,以兄妹互称,总算是在彼此昏暗的生命里洒下了一抹耀眼的火焰,他们两个人是彼此悲惨生活中的白月光。
可惜故事的结局总是充满悲情,少年的白月光终究是熄灭了。
年轻貌美的妹妹,被主人家的公子侮辱,咒骂并且残忍的杀害,而府里的人们都以为那个天天和少女绑一起的少年会疯会闹,等着看一场好戏。
但是看似很爱少女的男孩却冷漠以对,甚至对少主更加忠心,少年的腰再没直起来过,府里的人们也再没看到过他的脸,对他也更加不屑,逐渐忽视了他的存在。
其实在看到他第一眼,袁天一就知道,他不是为他自己而来,他心里的怨念、仇恨,并没有泼向那些将他推入泥沼的“亲人”,而是指向了另一方,对此,袁天一觉得很没意思。
日子还是一样的过,直到有一日,黑云滚滚,骤雨瓢泼,电闪雷鸣之间城中最大的府邸连人带物毁于一旦,只有被赶出去打杂的少年幸免于难。
待到他回到府门前,看着眼前繁荣不再的府邸怔愣了些许,便跪在了地上掩面颤抖,人人都以为他在为自己悲伤,谁知下一秒少年的头猛地擡起,周围的人才看到他眼里的血丝。
那双眼睛分明滴泪未沾,少年的嘴角分明在笑,在那一阵阵呜咽分明是在放肆大笑,只是太过激动变了音调。
路过的人们都只当他失了庇佑疯了,匆匆瞥一眼残破的府邸便离开,之后偶尔路过残垣想起满门被灭才察觉竟是从那之后再也没见过那个少年,一阵唏嘘。
只有袁天一知晓,那个总是面带笑意的少年大仇得报,已经身消玉殒了。
那场放肆大笑,在袁天一看来像是在悼念故人,也是在挥别过去,明明是个温润少年,本可以和他的白月光相守一生,却被浇灭了希望。
也不知道是不是报仇的方式让他灵魂碎片依存的火柴充斥了燃烧的愤怒,有着无穷无尽的恨意连带着火焰永不停歇,火烧之处寸草不生,只有被收进这个小孩亲手制作的小方盒中才能遏制。
袁天一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一次次的从人世间醒来,沾染的人性越来越多,经过一代代的积累,这一次醒来更加显著,明明每次他都会尽力避免这种情况。
在这一次,他似乎总是在回忆在感叹,不像之前,虽然或多或少会对当主的故事有所动容,但具体到处事上还是依旧波澜不惊的,虽然偶尔会柔软,会有些小施舍,小怜悯,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冷漠的。
而这也更加对比出他这一次醒来的所作所为有多么不合常理,就像一个人做饭按步骤来,他只会一点点的加调料。
而不是明明前几步还挺正常,却突然越过加盐加味精,直接换上了更重口的老抽一步到位,让人猝不及防,但是饭菜的味道却出乎意料的好吃。
说白了,他这一次虽然一直在感性领导下行动,准确的说,被方无尽影响,但是他并不觉得这样难吃,反而更乐在其中。
虽然这有点不太像自己,袁天一无所谓地想到。
之前的每一次,都没有方无尽这一次感情来的热烈迫切,袁天一也不知道为什么,似乎是方无尽的到来让他的感情拥有了出发口,这不禁令他有些疑问。
明明才见过几面,却像是经历了漫长岁月,这种变化确实让他有点手足无措但又带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没有理由的,袁天一选择既来之则安之。
也可能是他本身就性子傲,也不信就算背后有什么阴谋他能担待不起,只是后来袁天一本人再想到这会儿的想法,不禁想扇自己几巴掌罢了。
想到这,袁天一决定先不想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