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倭国的百姓中还是有一些反抗分子的,倭国的领土还需要你们慢慢经营。”
朱橚最后笑眯眯的总结道,相比起太子标哥,朱橚明显更加了解倭国。朱橚是一个老实人,这个形象可不能破,他必须得把这些问题都讲清楚,别回头来埋怨自己。
在朱橚看来,谁也说不准这场战争最后会不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果,以大明全部的势力都撤出倭国为结束。
这也是朱橚大胆建议给大明的这些外姓人进行实封的原因,要是没有他们,朱橚可以肯定,用不了几十年,大明就会撤离倭国。因为这场战争中所消耗的资源和付出的代价是远远不成正比的。
朱橚说的这些话,众人都并没有在意,在他们看来,倭国要是真的有问题,朱橚也不会带着大明皇家商会投进来。
还是那句话,大明皇室才是全天下最大的世家,大明皇室都在倭国下了重注,他们自然更加愿意跟随了。
而且,他们谁都知道,在大明军队进攻倭国的时候,基本上是所向披靡的,倭国军队的抵抗意志并不强,而且大明军队的武器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周王殿下,大明皇家商会一直在和倭国南北朝的皇室做生意,待战事结束,论功行赏之后,我们是否能够和大明皇家商会做生意?”
“草民听说,大明皇家商会连燧发枪都可以和倭国南北朝的皇室进行交易,是否也可以和我们交易?”
人群中的一个中年男人站了出来,说道。这个中年男人是一个江南世家的家主,这个世家从宋朝开始世代以海贸为生。
他亲自来到了倭国考察,可见他们家族对倭国的重要,若是一直在大明,他的家族说到底也是一个臭商贩的。
虽然家财千万贯,家中也有族人在宋元明三朝为官,但是始终都没有超过正四品,势力始终只能覆盖在县州两级,属于地地道道的地方豪族。
对于老朱来说,这种地方豪族才是最令人头疼的,像那些真正的大家族,哪怕是勋贵集团,文官集团都让老朱给收拾的服服帖帖。
而这种地方豪族,却能够始终存在,不随朝代更迭而变化,即使有些地方豪族被灭掉,但是并没有过多久,这个地方就又会形成新的地方豪族。
这也是为什么皇权不下乡的重要原因,这些地方豪族在地方就是只手遮天的存在。
但是,即使在大明的地方上再强大,不可撼动的也是地方豪族这个整体。作为地方豪族的个体,还是说被灭,就被灭的,还是得依附于朝中的权贵。
朱橚想起了后世蓝星上修仙小说里面写的,哪怕飞升之前是去做矿工,甚至是有死亡的风险,但是这些下界的修士还是宁可在上界做矿工,也不愿意在下界作威作福,称宗道祖。
现在的大明地方豪族也是如此的想法,近百年的积累让他们身价已经达到了一个可怕的数字,但是他们的正志地位却不高。
他们现在就想提升自己的正志地位,要是能够掌控一个封国,哪怕是井中月,水中花,他们也愿意去拼命。
“是啊!周王殿下,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尽量给我们出售更多的东西,我们愿意付出同等的价格。”
另外一个稍微有些老的男人站出来附和道。
虽然,燧发枪这些武器都是从大明器械司里生产出来,这些武器也有严格的限制,但是在大明都知道,燧发枪这些武器都是朱橚制作出来的,大明皇家商会是这些武器的唯一经销商。
如果说,这些人有可能从大明买到武器,那么这唯一的可能就是在大明皇家商会,老朱不会亲自去售卖的。
这些武器是绝不可能在大明内售卖的,如果在大明内售卖,必然会给大明的治安和安全造成影响。
所以,海外是这些武器唯一的销路,而想要将这些武器售卖到海外,必然是要经过大明皇家商会的销路。
“经过我们大明皇家商会向朝廷的申请,父皇和大哥一起赐下了恩典,允许你们购买燧发枪,但是购买燧发枪的数量必须要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其他的弓箭,床弩,大刀,长枪等武器,盔甲,水泥等装备都不限制购买,你们可以采购水泥,水泥制作的城墙,就算是拿火炮都炸不开,拿床弩攻击,也只能在水泥城墙上留下一个白点子。”
朱橚给大家介绍着,尤其是水泥,虽然水泥在大明也很缺少,并不用担心销路,但是水泥确实在倭国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水泥的特性太过重要了,有了水泥建造的堡垒和城墙,大明才能更好的控制住倭国。
众人听到朱橚的话,眼睛都亮了起来,他们都知道,水泥可是一个好东西。
而盔甲就更不用说了,在历朝历代,私藏盔甲都是大罪,要是藏多了就视同谋反,弓箭和床弩也是限制级的武器,这些武器都是绝对禁止买卖的。
而现在,在朱橚的推动下,这些武器都开始逐渐解禁,大家也明白为什么朝廷解禁这些武器,像盔甲这玩意,在燧发枪面前,已经没有啥作用了,一枪一个眼。
但是,盔甲在冷兵器的交战中还是能发挥不小作用的。倭国的军队中,火器的数量还是很少的。
“诸位,待会我们会办一个武器展览,大家都可以参观,然后下订单,先订先得,众所周知,大明器械司有限。”
朱橚没有多说什么,武器装备这种东西,还是得见到实物才能更有直观的感觉。
“除了这些武器装备以外,我们大明皇家商会有权做主的东西东西都可以出售,像电灯,电线,发电机这些东西就不必说了。”
“价格会因为路途的原因有所上浮,但是价格最多上浮两成,算是非常良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