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说道,他也不是一个无礼的人,这次来会见长庆天蝗自然是带了见面礼。
这个收音机很大,即使是在倭国,也可以收听到大明皇家广播电台的内容,这也算是一个国礼了。
长庆天蝗来了兴趣,让人在大殿外把这个收音机搭了起来。此时,正好是早上八点,大明皇家广播电台开始播报今天大明朝会的内容,其中还播放了老朱亲自说的相关指示。
今天早朝主要就是讨论了益州的问题,三日前,益州省当地爆发了一些混乱,但是益州省的负责人沐英并没有及时汇报这个情况,反而是当地的无线电报机汇报了这一情况。
益州省里的元军虽然已经被驱逐,大明也占领了那里接近两年多的时间,但是当地的土著本身就很凶悍,边境地区的人都相对比较凶悍,时不时的闹出一些事情。
这也不算是一个多大的事情,起了混乱,镇压下去就是了,但是必须得及时汇报,尤其是在这个时候,消息传播很发达,就算是用有线电报机,也该汇报过来了。
老朱一直在等,但是沐英想的是等处理完了再汇报。
最终老朱就这个事情申饬了益州官府,下旨申饬了沐英,同时从周边各省调了两万兵马进入益州镇压混乱。
“马君,这个礼物我很喜欢,当真是天上的神物,感谢你们大明皇家商会对我们的巨大帮助,也欢迎你们来我们大明进行贸易往来。”
长庆天蝗笑容满面的说道,丝毫看不出他之前痛骂过大明皇家商会,包括现在,长庆天蝗对大明皇家商会依然是极为不满的。
现在,大明皇家海军就沿着倭国的海岸线巡逻。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人要是在大炮的威胁下,那就更得低头了,最起码,朱橚对长庆天蝗还有表面的客气。
就像朱橚设想的那样,长庆天蝗允许大明皇家商会在吉野山脚下设立儒家学堂,这就像是传教的教会堂一样,但是长庆天蝗并没有会见太子标哥。
从倭国南朝的皇宫出来后,朱橚和太子标哥一起来到吉野山脚下组织人手在这里建造房屋。
由于不需要什么修建太多的防御建筑,所以工程量并不算大,朱橚雇佣了大量的倭国当地人手,朱橚和太子标哥住的房子都是用砖头修建,都是用之前就运送过来的砖头。
这样的房子防火的能力要强很多,不管在这里,朱橚都强调安全的重要性,所有的建筑都必须要考虑防火的功能。
只用了二十天的时间,朱橚就把能够容纳两千人居住的房屋建造出来,还建了一个大型的商场和一个酒馆,一个富乐院,当然这个富乐院里面没有什么大明本地的戏曲表演,倭国人欣赏不了这些。
富乐院里用的是大明器械司的设备和一些带颜色的服务,招募了倭国的表演人员。
“犬上君,欢迎诸位莅临我们富乐院的开业仪式,让我们一起进去喝一杯。”
朱橚说道,倭国人不喜欢凑在一个大堂里看表演,他们更喜欢在一个个包厢里看歌姬的表演,朱橚自然也是入乡随俗,按照他们的喜好设计倭国的富乐院。
“马君,这地方真是不错,富丽堂皇啊,连电灯泡都用上了,这里居然还有冰块消暑,真是奢侈。”
犬上三浩惊叹道,他当时能够被长庆天蝗派来对接朱橚,自然也是长庆天蝗的亲信,在倭国南朝也算是重臣。
这次,朱橚请他作为桥梁,邀请了倭国南朝的重臣和周边各地方的大名代表,大家一起过来洽谈合作的事宜。
这是第一批二十五人,朱橚特意安排了最大的包厢,朱橚追求的就是小而精,那种可以容纳上百人的包厢,还不如直接弄一个大堂来的实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朱橚和他们一一见礼,然后在席上就开始签单子,他们这些人来,自然不是冲着犬上三浩的面子,而是真的想和大明皇家商会达成合作。
谁不喜欢武器和粮食?谁不喜欢享受各种大明器械司生产的科技产品?尤其是有线电报机,不少人都想求购。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想得到大明皇家商会的帮助。
“诸君,这是我们大明皇家商会生产的一个小礼品,也来自大明器械司,煤油灯,送给大家,祝我们未来合作愉快,大家一起挣钱。
最后,朱橚拿出一盏盏由大明皇家商会生产的精致煤油灯,送给了在场的所有人,还演示了使用的方法,朱橚做事还是敞亮的,最重要的是他想要用煤油灯敲开倭国小商品的市场。
这种大明皇家商会生产的煤油灯大部分都是给豪门大族,富商们的家眷使用的,这种煤油灯还可以调节亮度,算是电灯泡的平替,他们也不可能所有房间都用电灯泡。
除了大明皇家商会生产的比较精致的煤油灯,还有一些商铺会生产比较平民一点的煤油灯,这些煤油灯有的是用劣质的玻璃,有的就干脆用纸来封住小窗口,这样便宜很多,但是透光性就不像玻璃煤油灯那么好了。
这些煤油灯是给大明普通的中产家庭使用的,方便这些家庭里的读书人挑灯夜读,减少他们读书的成本,延长他们读书的时间。
再次一点的煤油灯都算不上煤油灯,就是一个小碗,加上一根灯芯,平时有需要的时候就点上一会儿,这就是给底层的普通平民使用的,让他们夜晚除了造人,也能有一些其他事情,遇到急事,也不至于着急忙慌的。
现在,在大明,煤油已经很普及,在大明的各行各业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至于大明社会的最底层的百姓,那些连生存都是问题的佃户,他们暂时还是没有资格使用煤油灯。
不过,随着大明的发展,这些佃户也会有其他活,去做工人,去铺路,去开矿。
朱橚已经和老朱说过,一个王朝的覆灭就是从土地兼并开始,当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变成流民,这就必然会增加社会的混乱。
而农民失去土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总的来说,就是遇到了事情,不得不卖地,历朝历代的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都太弱了,一遇到天灾人祸就得卖房卖地,甚至直接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