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洪武十六年岁次癸亥孟夏朔六日癸卯孝孙皇帝朱元璋敢昭告于高曾祖考之神位前:
“赫赫吾祖,肇迹濠梁。栉风沐雨,拓土开疆。皇曾祖府君讳初一,淳厚传家;皇祖府君讳四九,勤业兴邦。先考府君讳初六,德范犹存。虽居草莽,仁义满腔。”
“幸蒙祖德庇荫,得遇真龙天降。戊戌年起兵,乙未年定鼎八方。今四海初宁,万民乐康。”
……
“今有皇五子橚,叨天之幸,游历白玉京,得白玉京之神物,建大明皇家大学,大明器械司,创蒸汽火车,洪武登天龙,电报机,神药等物,善大明之民生,助大明之国运!”
“伏惟吾祖,歆此馨香。佑我大明,地久天长。龙章凤篆,永祀高堂。魂兮归来,鉴此蒸尝!尚飨!”
老朱在台上洋洋洒洒的说了近万字的祭词,朱橚在台下听的是昏昏欲睡,但是又不能有任何失仪的地方,站在台下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动作,这可是不孝的大过,在历朝历代,不孝都是重罪。
在自己的老祖宗面前,朱橚不敢有任何的不敬之举,好在他早有准备,早就在嘴巴里含了一滴风油精,那酸爽,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
此时,除了凤阳皇陵前的这些人在聆听老朱的祭祖发言,各省府县都通过收音机收听,在诸王的藩王府里,所有的藩王带领自己的家人,府里的官员,家臣等人一起恭恭敬敬的收听老朱的话。
虽然他们都不在现场,但是规矩却一点也不能少。
折腾完最后一天,祭祖终于是结束了,老朱也一行人乘着蒸汽火车回到了金陵城。
在火车车厢的会议室里,老朱召开了关于在大明各地设置无线电报机和广播收音机的会议,同时也通过火车上的电报机给在外的藩王下了命令,要求他们即刻返回金陵城。
老朱非常清楚电报机和广播收音机的重要意义,尽管有线电报机将信息传递的时间大大缩短,从以前的十天半月缩短到现在就半个时辰,这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但是有线电报机还是有着许多限制,覆盖范围有限,对一些极端环境的地区很难进行覆盖,尤其是对军队的限制更大。
军报的保密要求更高,而且军队,尤其是有战斗任务的军队对信息的保密和沟通的及时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作为打过无数战斗的老朱自然知道无线电报机对于军队的重要性。
无线电报机可以让老朱更加及时的了解整个战场的局势,及时做出战斗部署,增强对前线军队的控制,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大明的白玉京之物越来越多,尤其是电力器械这一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再将各司放在工部名下已经不再合适。”
“咱决定,成立两个新的部,改六部为八部,新增一个铁道部和电信部,铁道部负责统筹管理整个大明的火车铁路,以后大明将会建设上万里乃至数万里的铁路,建设多条铁路,将铁路贯彻整个大明。”
“除了大明的铁路外,铁道部还负责管理大明的水泥路。”
“电信部负责管理整个大明的有线电报机,电话机,无线电报机以及无线广播电台,未经电信部批准私自设立电话机,有线电报机,无线电报机视为谋逆,诛三族,器械司归属电信部管理。”
老朱下了圣旨,要正式成立两个新的部门,成立铁道部自然不用多说,历朝历代,道路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大明铁路很短,但是后期会越来越长,成立铁道部也是应有之义。
而成立电信部也是老朱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之前都是成立各种司,归属工部管辖,现在从工部中独立出来。工部的人对电信这一块根本不懂,只不过是因为之前规模太小,见不着成立单独的部门,现在就足够了。
“铁道部第一任尚书为唐费,左右侍郎为古黎,高胜林,暂时归属太子管理,电信部第一任尚书为刘锦,左右侍郎为李昂,陈岩,暂时归属周王管理。”
老朱又说道,他只需要负责一个大的方向,把两个部门的尚书,左右侍郎定下来即可,其他官员由吏部和太子标哥,周王朱橚一起商议定下来即可,老朱不需要费心费力。
一旁的朱橚听到这六个人的名字就感觉非常陌生,根本没有听说过,众臣也基本上是这个状态,但是前面几个国公都没有反应,看样子又是老朱手里的人。
尽管对这六个人都不了解,但是众人都没有说什么,五品以上官员任免都是老朱一言而决,哪怕是吏部也只是提供一个参考的意见。
现在铁道部和电信部只是暂时归属太子标哥和朱橚两个人管理,这种管理称不上真正的管理,两个人都没有时间来参与到两个部门的日常管理,只能是负责大的方向不出问题即可,具体的日常管理还是在老朱任命的六个人手里。
这六个人绝对是老朱亲信中的亲信,铁道部和电信部的重要性丝毫不比六部差什么,参照后世的铁路部门,那绝对是巨无霸级别的。
这也是为什么要把铁道部划给太子标哥的原因,这样重要的部门必须由老朱心腹中的心腹来把握。
而电信部虽然是方心未艾,但是也是真正的大明的基石,其重要意义甚至还要超越铁道部,它在军事,朝廷,民生等多个领域都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精神上,广播电台能够控制大明的百姓的思想,不断向百姓灌输忠君的思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普通百姓有机会学习到儒家的文化。
开完会议,朱橚来到太子标哥的车厢,找标哥一起商议这次给大明皇家大学和器械司嘉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