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快小说 > 网游 > 带着医院回大明 > 第129章 演戏

第129章 演戏(1 / 2)

“好,将昌国县县令王龙,师爷李方恒,三班六房的主吏全部抓捕起来,封家,理由是王龙勾结倭寇,虚构情报,恶意构陷,将良民打成海匪,意图借用本王之手,消灭异己,现在本王拨乱反正,总之一切都是王龙的错。”

“另外,将昌国县四家县豪全部抄家,理由他们和王龙是一伙的,意图借用本王之手,将昌国县百姓全部迁往内陆,独占渔场和盐场。”

“这些理由暂时不要公布出来,等到本王发现之后再公布出来,现在可以先抓捕他们。”

朱橚叮嘱莫云天,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朱橚的既定目标已经实现的差不多了,行动也该停下来了。

只是,如果朱橚直接停下来,显得有些尴尬和刻意,所以朱橚需要一个台阶,顺着这个台阶下来,然后纠正之前的政策。

在朱橚顺着这个台阶下来之前,暂时还不能直接给王龙等人和四家县豪定罪。

定罪的事情,朱橚对安全司很放心,这种事情,安全司做的太多了,不管有没有,不管是什么,安全司都能得到朱橚想要的结果,三木之下予夺予取。

“昌国县那个县丞,于德西,我们手中有他的信,这是真的,他说了那些人,案件到哪一步了?”

朱橚又想到了之前被捕的昌国县县丞于德西,他勾结倭寇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

安全司的事情也不能全是胡编乱造,不能都是用三木之下求的证据,朱橚还没有那么不要脸,得亦真亦假,这样可信度才高。

“王爷,他已经全部交代了,但是涉及到一些朝中的高官,还有沿海一带的官员,这是名单。”

说着,莫云天把名单拿出来交给朱橚过目。

“涉及到哪些高官?最高的就是工部侍郎?这算是什么高官?除了于德西的口供,还有其他证据吗?”

朱橚拿过名单一看,名单上密密麻麻写了二三十号名字,其中级别最高的就是工部右侍郎田文永!

这个级别已经算是超级大佬了,放在后世怎么也得相当于一部之长,毕竟,大明只有六个部。

但是这个级别的官员,在安全司面前应该算不上什么,而且这个级别的官员敢主导这么大的行动?

洪武登天龙,那是最高机密,就算田文永是工部右侍郎,也不可能私自接触到洪武登天龙,甚至无法进入器械司,更不可能拥有洪武登天龙。

“没有证据,只有于德西的口供。我们将于德西的家扒了,也没有找到相应的证据。”

莫云天无奈的说道。

朱橚没有多说什么,这种情况早有预料,并不是所有事情都会留有证据,就算有证据,也不一定能找到,像信件这种小东西,随便找个地方一藏,谁能找到?

“王龙和于德西是一伙的,口供要对上,先不要让于德西死了。”

朱橚叮嘱道,只有口供实际上也够了,安全司动人,还需要什么证据,只要朱橚支持,动一个右侍郎不是问题。

问题是,要不要大干一场,牵扯出更多的人,办这个右侍郎有没有价值。

如果有价值,朱橚不会有丝毫的犹豫,朱橚现在想的是,把利益最大化。

“这边是不是有一个普陀山,明日去普陀山礼礼佛吧!”

朱橚揉了揉额头,给谢文安排道,最近虽然一直在休息,但是还是有些疲惫,心累。

“末将遵命!”

谢文应是。

普陀山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在翁州群岛东部海域,呈不规则菱形,岛屿面积接近十二平方公里,是翁州的主要景点,拥有诸多寺庙,素有“海天佛国”之称。

当然,后世普陀山四大名寺现在只有一座名寺普济寺,其他三座名寺暂时都没有建好。

朱橚要去普陀山礼佛,肯定是要到普济寺的,此时的普济寺还未更名,直到康熙年间,才被赐额“普济群灵”,更名为普济寺。

大明普济寺的名字还是叫宝陀观音寺,屡次被毁,也屡次兴建。

第二天朱橚要礼佛,前一天晚上朱橚的卫队就将宝陀观音寺围了起来,控制了寺庙的制高点,防止有人用弓弩偷袭朱橚,做了安全检查。

“住持师兄,这次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了,如果无法说服周王殿下,宝陀观音寺恐怕难逃这次劫难。周王殿下,若能礼佛,也是佛门的幸事。”

“这翁州的百姓都在周王殿下的一念之间,我们宝陀观音寺若是能说服周王殿下,放弃内迁百姓,也是一件巨大的功德”

宝陀观音寺里,四个长老和住持一起商议事情,长老圆空提议道。

对于宝陀观音寺来说,如果百姓内迁,彻底执行禁海令,那么即使宝陀观音寺留了下来,也没有什么意义,没有香火了,朱橚不拆它,后续它自己也很难活下来。

“周王殿下乃是白玉京弟子,岂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可以度量的,这一切周王殿下自有打算,不过我们宝陀观音寺确实也该为昌国百姓尽自己的义务。”

住持圆慧说道,作为一个出家多年,执掌宝陀观音寺也有十年的老者,圆慧自然有他自己的处事原则。

朱橚是大明亲王,老朱嫡子,又自称是白玉京的传人,一直以来,从未礼过佛,突然来宝陀观音寺礼佛必然是有原因的。

圆慧和四个长老都在思索朱橚来宝陀观音寺的目的,当然,不管朱橚的目的是什么,朱橚都是宝陀观音寺的访客中最尊贵的,肯定是要隆重对待的。

圆慧等人也在商议,如何委婉的说出针对昌国县内迁令的谏言,这确实是最后的机会了,这段时间朱橚一直住在龙骧号营地里,根本不出来,他们也见不到朱橚,更加无法向朱橚谏言。

这个事情肯定不能是朱橚的过错,俗话说的好,面刺寡人之过者,剐之。所以,他们不能直接议论是非过错,只能称述利害。

“周王殿下所想要的,只不过是打击海寇,并非是针对我昌国县的百姓,翁州群岛外围的一些渔民确实会勾结海匪,甚至本身就是海匪。”

“陛下又下达过禁海令,无论怎么说,周王殿下做的都没有问题。”

长老圆明思索了一下,说道,他的话,也点醒了另外三个长老,确实,朱橚的命令和一开始的目的并没有什么问题,怎么说,都是朱橚有理。

最新小说: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退婚的是你,我权倾朝野你后悔什么 大唐:云养娃,小兕子的快乐生活 万历公务员 带着医院回大明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大明:朱元璋捡到了我的手机 桃花从便利店开始 鉴宝:从废品站捡漏亿元古画开始 最强御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