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家商会,什么生意都做,只要有利可图,就可以做,最重要的是,它作为大明皇家企业,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大明的统治,配合大明的军事行动,自然也在其中。
朱橚是大明最顶级的医师,说句大明医圣也不为过,因此出了这个事情后,何雄伟第一个事情就是来找朱橚,这次的瘴厉之疫九成九也是朱橚负责处置。
“本王知道这个事情了,你现在就拿着本王写的条子,去大明皇家医学院,去找常务副院长王平贵,他是治疗瘴厉之疫这方面的专家,你按照王平贵常务副院长的方子备齐药品,然后召集大明皇家商会的医师。”
马车上,朱橚写了一个条子,交给何雄伟,仔细吩咐道。
瘴厉就是疟疾,俗称“打摆子”,传播媒介是按蚊,早在《黄帝内经·素问·疟论》中就已经有了相关疾病的描述,这是疟疾名字之始。
“夏伤于暑,秋伤于风,则病成矣”,这就是描述了疟疾的季节规律,多发于夏秋季节。
“皆由山溪源岭嶂湿毒气故也!”,隋代的时候又记载了疟疾传播的地区特点。在内科疾病中,中医比起西医来要强的多,古人的智慧确实是无穷的。
在治疗方面,中医早有“截疟”的方法,直接灭杀疟原虫,以常山,蜀漆,青蒿为主,尤其是青蒿草。
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明确提出青蒿为治疟要药:“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中医对疟疾就已经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法,还有一些土方什么的,久病成良医,疟疾这个疾病在华夏肆虐了几千年,直到公元二零二一年,华夏才通过了消除疟疾认证,达到了消除疟疾目标。
“可以多准备一些蚊幌,瘴厉之疫之所以多在夏秋和山岭处传播,是因为其传播媒介就是蚊子,可以用莽草,艾草熏烟驱蚊,以此阻断传播。”
朱橚想了想,又吩咐道,朱橚并没有太担心治疗疟疾这个问题,只要有药物,有医师就够了,反倒是传播途径需要重点提一下。
驱蚊无非就是蚊帐和烟熏,蚊帐没有啥技术含量,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烟熏也早已经被发现。
“是,周王殿下!”
何雄伟心里松了一口气,应答道。
“对了,这个事情发生多久了?父皇,大哥他们知道了吗?你向大哥汇报了吗?”
朱橚又问道。
这个事情,老朱有可能还不知道,因为以官府,哪怕是军中,那些人的尿性,现在才十之一二,他们不到最后是不会说的,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
老朱应该是不知道的,否则不会一点动静都没有,按理说,关于疾病的事情,老朱应该会和朱橚商议。
“已经走军报的途径,之前他们以防范瘴厉之疫的名义封锁了军营,但是永昌侯发病后,就已经瞒不住了,小人这是快马加鞭,一路疾驰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