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再说,本王心意已决,一点小事而已,时间紧,任务重,张元,你有两场表演,你就不必回去了,这几日就留在王府了,赐座,就坐在杜瓶儿旁边吧!”
朱橚没有废话,直接把这个事情敲定,在这里,朱橚说了算。
“谢王爷!”
张元有些开心的说道,连黄赐和施学文都没有得到座位,这个时候算是正式场合,这个时候的位置算是一种赏赐。
她对古筝是真喜欢,能学到白玉京的古筝曲自然是好的。大明的古筝曲,张元不说全会,但是说句全部听过不算夸大。
《春江花月夜》这首歌行,张元听说过,但是朱橚拿出的古筝曲目,张元没有听过,张元想来也是白玉京的曲目。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原名《浔阳琵琶》,最早的曲谱是在清朝的一个琵琶师编纂的曲谱中,属于琵琶曲。
朱橚不知道张元有没有想多,但是朱橚肯定想的很直接,都已经唱了黄梅戏,肯定也是要吃下张元的。作为一个“娱乐圈”的人,遇到了机会,朱橚肯定不介意上的。
《天仙配》这个戏出现的早,但是这个曲却出现的很迟,属于黄梅戏的一种曲目,而黄梅戏是在明中叶左右才开始有,明末才正式成型。
包括黄梅戏在内,很多地方曲种的颜色都很重,和很多小说一样,只有带颜色才有生存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唱戏的被称为下九流的原因,它是真颜色,到了下半场,简直就不能看了。
蓝星的很多戏曲都被净化过,否则都不能播出来,当然还是要有点的,完全的阳春白雪显然是无法流传开来的。
好在现在这个时候,戏曲还没有那么嚣张,教坊司的戏曲也不是来源于地方,很多戏曲虽然讲的是男欢女爱的故事,但是讲的是文人的故事,编写着也都是文人,没有那么赤果果。
朱橚的儿子朱有墩就是一个明杂剧作家,写的没有那么赤裸裸,就算是明朝禁书《金瓶梅》和后面的蓝星比起来,也差的远。
在大明,天仙配里的董永的职业是秀才,而在蓝星,为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董永的职业被改成了农民,这都体现了时代特色。
“开始唱吧!”
朱橚喝了一口茶,吃了一口糕点,示意黄赐,开始表演。
唱的戏就是朱橚给的活佛济公,中规中矩,说书本来也是活佛济公,听了一段,朱橚觉得太重复了,一场同演的话,有些无聊,就改换成了皮裤胡同凶宅奇案。
到了晚上,朱橚用完餐之后,朱橚就让人把四个灯分别搭在了台子上和
春来料峭,尽管春天的夜晚还是冷,但是周王府的人热情还是很高涨。无论是在哪里,夜晚场才是最热闹的。
“徐顺,让汪金平给众人加个衣服!”
贴身太监徐顺上来添茶的时候,朱橚指着前面和顾方白勾肩搭背的汪金平,吩咐道。虽然有炉子,但是四处漏风的棚子里还是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