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赐,施学文,我给你们的活佛济公话本排的怎么样了?”
朱橚连夜派人把教坊司太监黄赐,说书人施学文叫了过来。
对于马皇后交办的事情,朱橚从来都是优先处理的。之前朱橚把活佛济公的话本交给了黄赐和施学文,让他们分别整理成戏曲和说书。
朱橚也不知道马皇后到底喜欢什么类型的剧目,所以只能广撒网,多捞鱼,多整几种艺术形式,甚至朱橚还想给马皇后弄一个晚会。
济公原名李修缘,出生于南宋,在蓝星算是家喻户晓的明星,尤其是游本昌老爷子演的角色更是深入人心,朱橚的电脑里还有这部电视剧的资源。
在元末时,济公的故事就已经出现,其故事片段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流传开来。在清朝时,文人郭小亭制作了长篇神魔小说《济公全传》,济公的故事才算是正式成文,后续各式各样的续本也是层出不穷。
不过,活佛济公是先有的说书版本,后来才搬上戏曲舞台,戏曲版本更难演,毕竟这是神魔故事,想要系统的表演下来,相对费力很多。
“王爷,活佛济公的说书话本已经在小茶馆演过了,效果极佳,老百姓对这种神魔故事很喜欢!”
施学文首先邀功,兴奋的说道。
朱橚在内心摇了摇头,人老奸,马老滑,这老家伙的年龄白长了,还是飘了啊,也是,骤然居于高位,难免会飘。
原本施学文的地位是远低于黄赐,黄赐是教坊司一把手,正九品,属于官员,而施学文不过是臭说书的,民间艺人罢了。何况,还是黄赐把施学文推荐给朱橚。
自从施学文跟着朱橚从沛县回来,在朱橚的安排下,编制了沛县天花的说书话本,也算是立功之人。随着,朱橚越来越重视说书,施学文的地位也水涨船高。
现在,耗子成精了,还敢先于黄赐,在朱橚面前说话。这种行为,哪怕是在蓝星官场,也属于逾矩的行为,何况是在礼教规矩森严的大明。
朱橚想了想,也明白了,施学文毕竟是野路子,不懂职场规矩也属于正常。
“王爷,戏曲方面,我们结合了多种乐器,加入到戏曲表演中,按照王爷的要求,加入了完整的脸谱和更加严格的戏服,进一步明确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暂时还没有开始试演。”
黄赐面色不变,平静的汇报道,丝毫没有因为被施学文抢先而愠怒。生旦净末丑和戏服都是在明朝被进一步优化发展,现在有了相关的土壤,只是没有戳破窗户纸。
朱橚点明了方向,黄赐混了那么多年,又是专业出身,自然能办的很好。
“嗯,你们都做得不错,这个戏也确实不适合在富乐院表演,富乐院还是适合表演一些男欢女爱的戏。这个戏好,热闹,母后必然会喜欢。”
朱橚点了点头,说道。
黄赐和施学文两个人心中一惊,终于明白朱橚为什么连夜把两个人叫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