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后 ——
米国西城的海风刺骨,吹得白惜的指尖生疼。他从新租的独立单人公寓里走出来,沿海城市的灰色天空和冷冽空气与他故乡的潮湿喧嚣截然不同。这间公寓位于学校附近的高层住宅楼,带一个宽敞的阳台,能俯瞰远处波光粼粼的海面。家里给的钱还算富裕,租金对他来说不算负担,但公寓空荡荡的模样还是让他有些不适应。白色的墙壁、铺满灰色毛毯的地板,一切都干净得像一张白纸,等待他去填满。
白惜去了趟IKEA,挑了几件基础家具,他谈妥了送货时间,回到公寓后先用一个临时买的床垫凑合了一晚。躺在硬邦邦的床垫上,他盯着天花板,看着手腕的红绳,感觉一切仿佛发生在昨天,又像是过了漫长的一个世纪。
为了适应西城的生活,白惜花了一个多月考下了米国驾照。相比国内繁琐的考试,这里的流程简单得多。有了驾照,他决定买辆车,方便日常出行。在国内动辄百万的豪车,在米国价格几乎腰斩。他刷了卡,签了合同,开着车回了公寓。车子在阳光下泛着冷峻的光泽,让他莫名感到一种踏实。
白惜打开学校网站,提前选好了课程。大一国际留学生有必修的英语课,课堂上总能遇到不少中国面孔,这让他不至于完全孤单。
独立生活远没有想象中轻松,仿佛从零开始在一张白纸上作画。装家具成了白惜面临的第一个挑战。IKEA送来的床架零件堆满客厅,像一堆散乱的拼图,纸盒里木板、螺丝和工具叮当作响。他摊开说明书,密密麻麻的图示和英文标注如同天书,让他皱着眉研究了半天。白惜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袖子卷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专注地拧螺丝、拼木板,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阳光从阳台洒进来,在他脸上勾勒出柔和的光影。半个多小时后,床架终于摇摇晃晃地立了起来,他松了一口气,擦了擦汗,却发现地上还剩几颗螺丝,孤零零地躺在纸盒里。白惜盯着那些螺丝,哭笑不得,脑海里冒出一个念头:这大概就是“留学生活的仪式感”吧。他自嘲地笑了笑,决定先将就用着,改天再找工具补上,毕竟这张床至少能睡人。
英语课上,一个叫薇琪的中国女生主动找白惜搭话。她有一张精致的娃娃脸,大眼睛和圆润的脸颊透着几分天真的甜美,但高挑的身材和毫不逊色的气场让她在人群中格外显眼。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一股直率的活力:“白惜,你这笔记记得比老师PPT还整齐,借我抄抄呗?”白惜抬头,微微一笑,递过笔记本,眼神却不自觉地避开她探究的目光。薇琪接过笔记本,翻了两页,啧啧称奇:“人好看,字也写得这么好看,你这人简直没短板啊。”
课后,薇琪追上白惜,步伐轻快,长发在走廊里甩出一道弧线。她半开玩笑地说:“周末没事来我家聚聚呗,留学生不就这点乐子?喝喝酒,玩玩牌,放松一下。”她顿了顿,歪头冲他眨眼,“来认识认识点新朋友?”白惜犹豫了一下,出于好奇和不想显得冷漠,他点了点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