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看了王海一眼,什么念头就没有了,老老实实地道:“一会儿我跟会计合计合计,晚饭前把费用报给你。至于桌椅板凳,我们这里别的没有,树木是不缺的。到时候自己做一些就行了,这个不用买。”
叶嘉宜点点头:“课本、文具这些我都会委托给王科长。到时候需要什么,你们跟王科长联系。”
“另外我问了,王科长说你们乡小学的老师是一百多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我也照着这个标准给老师。小学一共需要两个老师,你们看看村里有没有初、高中毕业生愿意报名的。如果没有,这件事我会一并委托给王科长。”
这个事儿,昨晚王海睡着后,和森就在床上琢磨开了,他甚至动了不让儿子上高中,让他留在村里当老师的念头。
但和森好歹当了几年村长,有点见识。
村里的老师,说白了就是民办老师,是得不到教育局承认的。
一旦叶小姐不资助了,这个村小学就办不下去。
琢磨半天,他决定还是让儿子继续读书。这个老师的名额,就让给别人。
今早上五点多,他起床后就找了村委几人商量这件事。
为了村里的孩子,他们自然不会找不负责任、品行不端的人。但在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会为自家孩子多考虑考虑。
“有的,我们村一共有两名高中生,五名初中生。家里人上午都联系过他们了,斡泥和波碧都愿意回来当老师。他们明天就能回来,叶小姐如果你多呆一天的话,就能见到他们了。”
“找的老师是给你们村孩子上课的,只要你们认可就行。我就不见了。”叶嘉宜道。
“哈哈,也行。”
敲定一些细节,又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后,第二天,叶嘉宜就离开了老班章村。
那些茶叶,是她花钱雇村里人帮忙背出山的。
尽管村里人说不用给钱,他们自愿帮背,叶嘉宜还是给了钱。
来之前叶嘉宜就问过关铎、赵兴邦等人,要不要这些茶。最后大家商量决定,叶嘉宜要三分之二,剩下的由关铎、赵兴邦、陈达鸣平分。
陈达鸣主要是看这茶便宜,买下来也花不了多少钱。如果真如叶嘉宜说的以后会升值,那就赚了。
最主要的是进山这么辛苦,如果他什么都不要,就觉得亏得慌。
不过叶嘉宜要建希望小学,又要跟村里签订长期合同,大家决定买茶的事全部由她出面,费用先由她垫上。等把所有的费用算清楚,大家再给她转账。
李俊开车先把茶叶送到了勐海茶厂,一一交付后,这才把一行人送到招待所。
“呼,终于回来了。”
去了一趟老班章村,把大家都累得不轻。
但勐海县城头天就逛过了,这会儿又没有手机可玩,在招待所再呆一天也无聊,于是大家决定第二天去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
好在冰岛村虽也在勐库镇西半山山脊上,但车可以开到离寨子很近的地方,爬山只要两三个小时就到了。
关铎每年都要到这里一次,驾轻就熟,又有县里的干部安排,叶嘉宜到了这里就只需要跟着关铎买买买。
陈昭月自打那晚跟叶嘉宜聊过之后,虽还有点抹不搭句话,遇到事儿会帮忙。
叶嘉宜心智成熟,只要对方不是那种品行不端的,她就会包容几分。她便没有拒绝陈昭月的示好。
陈达鸣眼见着妹妹的变化。这变化不光是对叶嘉宜母女俩的态度,更像是人生态度的变化。
他打心眼里觉得高兴,觉得不虚此行。跟妹妹聊过一次后,对叶嘉宜十分感激。
三天后,一行人打道回府。
从机场出来,坐上关铎单位的车,看着繁华的街市,大家都有一种恍然如梦之感。
“叶嘉宜,你说得对。没有见过贫穷与困苦,就感受不到自己的幸福。人的眼光不应该总往上看,看了容易让心态失衡;偶尔往下看,多体会人世间的艰难与疾苦,心态会豁达从容,也更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陈昭月感慨良多,忍不住凑到叶嘉宜耳边,喃喃低语。
叶嘉宜反手拍拍她的脑袋,微笑不语。
她之所以喜欢写小说,除了喜欢创造一个虚拟世界,让自己代入其中,一遍遍地体验人生,感悟人生外,她更欣喜于自己能将人生感悟传递给读者。
如果这种感悟能给读者以启迪,对读者的人生产生一点正面影响,那就是她写作的意义了。
文字如此,语言亦如此。
灌一碗鸡汤,就能让陈昭月有这么大的改变,她心甚慰,觉得不虚此行。
更何况,她还收获了满满的茶叶呢,待日后,价值黄金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