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看关铎陪着叶嘉宜进了银行,又护着她走出来,他看向叶嘉宜的目……
看关铎陪着叶嘉宜进了银行, 又护着她走出来,他看向叶嘉宜的目光跟看别人完全不一样,陈昭月忽然心灰意冷。
罢了, 灰姑娘, 全世界就只有一个, 还存在于童话里。
她跟关铎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她顶起脚尖都够不上他, 他的目光也从来没放在她身上过。
他目光追逐的, 是跟他一样, 或许比他更优秀的叶嘉宜。
看到叶嘉宜跟李俊聊天, 到了茶厂后又跟茶厂的销售人员聊天, 最后满眼都是茶叶, 目光从未在关铎身上停留一瞬,陈昭月忽然就笑了起来。
因果轮回, 报应不爽!
“昭月你干嘛?”陈达鸣不知道妹妹又发什么神经。
“没干嘛。”陈昭月白了哥哥一眼, “要你管!”
陈达鸣长叹了一口气, 目光投向正在说话的叶嘉宜。
“九三年的老班章饼茶, 我全要了。南糯山、昔归这些寨子的古树茶,你们存得最久的是哪年?味道最好的是哪年?你们拿来我尝尝看。”
同样一棵茶树, 受天气影响,雨水多或干旱,都会影响口感。
这也是叶嘉宜为什么一听九三年的老班章就全拿下的原因。
这一年的老班章是经典珍藏款, 经过了市场检验的, 闭着眼就买。
跟八二年的拉菲同一个道理。
其他的, 如果茶厂库存多,她就得好好甄别一下了。
一行人中, 只有叶嘉宜和关铎两人懂茶。
两人一边喝一边评价,有商有量。
赵兴邦听叶嘉宜说茶的“钱景”, 对于做茶叶生意十分感兴趣。
原先他想着,他资金不多,也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折腾。开家茶叶店挺好的,虽然挣不了大钱,却也能细水长流。
可听叶嘉宜这话说的,似乎囤茶叶还能赚很多的样子,他就盘算着是不是多囤一点。
章敏也有此想法。
来之前叶嘉宜就跟她说:“妈,你别把钱存着。你看我舅舅,非得买房子需要钱了才想着赚钱,平时就靠省吃俭用攒钱。其实钱不是省出来的,是赚出来的。”
“你手头有多少钱,我建议你都带去,把它换成茶叶存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越来越讲究健康。喝茶会成为一种时尚。”
“反正普洱不怕放,存得越久,价格越高。你买来放着,需要钱了再卖出去,绝对比你把钱存在银行里得那点利息赚得多得多。”
女儿就从叶东盛给她用来买电脑的两万块钱起步,不到一年就成了百万富翁,而且三个公司跟印钞机一般,每天源源不断地替女儿赚钱。
别看刚才章敏在众人面前对叶东盛满是溢美之词,实则在她的眼里,女儿才是最聪明的那一个。
听人劝,吃饱饭,她果断带了全部身家来,打算也囤点茶叶坐等升值。
因此,她也听得十分认真。
唯有陈家兄妹俩,处在状况外。
陈昭月就不必说了,处在失恋的沮丧情绪中。
陈达鸣则对于买茶叶有点不以为然。
他是看着关铎把茶叶店开起来的,此前他就跟关铎一起来过云省。
而关铎的茶叶生意,真就是细水长流的状态,赚不了大钱,只是能维持个运转,可其中付出的时间精力一样不少:要租门店,要聘人员,要进货;茶叶储存还需要时时注意温度湿度,麻烦得不行。
在陈达鸣看来,关铎做这生意,就真是为了献爱心,回报当初曾经帮助他父母的人。
这次他之所以跟着一起来,只是为了融入集体,拉近关系,拓展人脉,也放松放松心情。
另外,他还有一点隐秘的念头,那就是:万一在旅游过程中,叶嘉宜对他生出了一点好感呢?或者,妹妹跟关铎之间能感情升温呢?
这两人那么优秀,身家那么丰厚,他们兄妹俩能俘获其中一人的心,那就成为人生赢家了。
他有自知之明,因此这种想法也只是存在内心深处的一点侥幸而已。
看到叶嘉宜一行人迅速把茶厂的库存清干净,勐海茶厂销售科科长高兴不已。
将消息递到领导那里,茶厂主管销售的副厂长特意过来了一趟,感谢S市来的客人。
叶嘉宜趁机提出加工茶叶的事。
开始副厂长还不大愿意,毕竟他们是国营厂,有自己的生产任务,夏茶收上来,他们得做成茶饼。
但生意嘛,靠的是谈。
“你们的今年的销售任务完成了吗?如果你们愿意替我加工茶叶,我可以多买些今年的新茶。另外咱们还可以签订长期合同,每年我都可以从你们厂购买一定量的茶。”
叶嘉宜指着赵兴邦道:“这是我的律师,如果价钱合适,你们又愿意替我加工茶叶,我可以当场签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