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到了户部衙门,紫鹃上去敲门。待看门的官差来开门,林黛玉递上一张郑乔……
到了户部衙门, 紫鹃上去敲门。待看门的官差来开门,林黛玉递上一张郑乔年郑大人的名帖, “我乃前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特来献上百万家产,救济江南水患灾民。”
郑乔年乃是林如海的师兄,现任职于户部。林如海逝世前留给黛玉的后手。
看门的官差知道户部大人们都在为江南水患发愁,圣上想拨款赈济灾民,国库中却没银子。
听到了林黛玉要捐献家产,立马将另一个门子叫醒, 让他去找户部侍郎郑大人。
“林小姐, 请到屋中喝杯热茶, 郑大人一会儿就到。”
黛玉、紫鹃跟着门子进了会客厅, 坐下等人到来。
不一会儿,郑大人到了。
“黛玉侄女, 你受苦了!”郑大人看着瘦弱狼狈的黛玉一阵疼惜,要是在荣国府拒绝妻子探视黛玉时, 强硬一点就好了。
“世伯, 父亲自幼教导我要忠君爱国, 如今黛玉自知时日无多, 想将微薄的家产捐献朝廷,希望能帮助江南受灾的百姓。”
说完,黛玉从袖口掏出几张纸, 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着林家的家产。
郑乔年看了一眼, 大为感叹, 真不愧是百年世家, 底蕴就是深厚。
“黛玉侄女,你可想好了?”大荣确实需要这笔资金, 郑乔年说不出拒绝的话。
“麻烦世伯了!”说完,林黛玉终于撑不住晕了过去。
“林姑娘!”
“黛玉!”
等大夫诊断过后,说黛玉脏气衰微、气血虚衰,五脏六腑有中毒之状,恐命不久矣。
“黄御医,可还有救,她还这么年轻呀!无论如何请您救一救!”郑大人拉着黄御医的手恳切的请求。
紫鹃也在一边期盼的看向黄御医。
“若是能请到庄太医或还有救!”
庄太医是太医院院首,专门负责给皇帝看病,是太医院中医术最高超的。要想请动他出手,必须等皇帝首肯。
“还请黄太医出手延缓一二,我这就进宫求圣上。”
庄太医救不了人,拖延一二还是行的。
郑大人深夜进宫,顶着皇帝的起床气,将事情禀告。听到林黛玉要捐献两百万两家产,怒气瞬间消失,当即同意了请求。
庄太医确实有一手,把完脉扎完针,黛玉的灰败脸色有了血色。
“半个时辰后,人就会醒来。这药每两个时辰喝一碗,连续喝三天。三天后,我再来。”
“多谢庄太医!”
等待黛玉醒来的间隔,郑大人仔细问了黛玉在荣国府的日常,紫鹃虽往好了说,但也能听出黛玉过的十分艰难。
既然收了黛玉这么重的礼,一定要给她狠狠的出一口气。
“老夫人,林姑娘失踪了!”
一道急促的声音的惊醒了沉睡中的贾母,贾母想到了黛玉会死,心中早就做好了准备,但听到人失踪,还是惊的坐了起来。
荣国府门禁森严,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会消失!贾母想破头也想不明白,想不明白所性就不想了,当机立断的吩咐准备棺材,并通报全府黛玉昨夜病逝了。
迎春、探春、王熙凤等听闻噩耗,流下了眼泪,感叹黛玉命薄。
宝玉那里,袭人、宝钗将消息封锁,根本不敢让他知道。
黛玉失踪的消息只有贾母、王夫人知道,并派人封了潇湘院不让人进去,迎春等想见黛玉最后一面都做不到。
“老夫人,户部上门讨要林姑娘家产来了!”
才摆平黛玉失踪的事,坏消息接连传来。听到户部来拿林家产业,贾母慌得一批,林家的东西都花完了,哪儿还有呀!
一急,直接昏了过去。
贾赦、贾政在前院赔笑脸、打太极。
“大人,冤枉呀,我们从未收到林家家产,林如海去世时,林家产业俱交还林家宗族了。”贾赦不想还银子,直接否定了接收林家家产的事。
“天还没黑,怎么就开始说胡说,我敢来此,自然有充足的证据。当年贾琏奔丧回来,那满满一船的箱子搬进荣国府,京都百姓至今津津乐道。”
“这是林家家产清单,速速将东西交出来。”郑大人不想扯皮。
“郑大人,黛玉体弱多病,需要大量名贵的药材养着,她活到如今,家业已经花的七七八八。”贾政又说了一个理由。
“什么病能短短几年就花掉上两百万两银子,有账册吗?有脉案吗?”郑大人冷笑一声,犀利反驳。
“郑大人,你有何理由来我荣国府要黛玉外甥女的遗产。我们是她的舅舅,养了她一场,如今她不幸去世,东西就该归贾家,和你们户部有什么关系。”
贾赦确定林如海死之前,没有留下若黛玉未婚夭折家产上交国库的凭证。
“贾将军,我要纠正你话语中两点错误,首先你们府上已不是国公府了,还挂着荣国府的牌子逾矩了,其次,林姑娘并没有去世,如今就在户部衙门。”
什么?人没死!
震惊!茫然!
“林姑娘已将家产全部捐献朝廷用于赈济灾民,圣上特命我来办理,你们想抗旨!”
“嫌你们三日之内,把清单上的东西找齐,届时户部会来取。”郑乔年不想再跟他们扯皮,脸一寒,发出最后通牒。
欣赏了一会儿他们惊慌、丑陋的模样,转身离开。
那么大笔银子怎么还,两人像没断奶的孩子去找贾母想办法。
荣庆堂中,除了新婚的宝玉、宝钗,以及迎春等小辈,其他主子都在。王熙凤、贾琏两人站在边上。
听说户部来要林家家产,都顾不上思考黛玉为何没死,为何出现的户部,内部已经开始推卸责任。
贾赦说荣国府是贾政当家,王夫人掌握管家权,这儿该着贾政、王夫人,和他没关系。
王夫人说东西是贾琏运回来的,具体管家事宜是王熙凤管的,她也不知道具体情况,让贾琏夫妻负责。
贾琏反驳不了王夫人,将责任推到王熙凤身上。
“都怨你,要不是你想出调包计,黛玉早就嫁给宝玉了。若是黛玉嫁给宝玉,大家就是一家人,哪还有今天这事!”贾琏没本事解决,埋怨王熙凤。
王熙凤被指责也一肚子委屈,调包计是我想的,可你们不同意,宝钗能嫁进来。
王熙凤被气个仰倒!
“凤丫头,这事儿是你惹出来的,家也是你管的,东西没了,就该你负责。”王夫人落井下石,也开始指责王熙凤,企图将罪责怪到她身上,让她负担林家产业。
王熙凤不可置信的看向王夫人,这就是自己的好姑妈,便宜都她占了,出了事将外甥女推出来。
“太太!你怎么能这样说!我自嫁入荣国府,一直勤勤恳恳,为了维持府上的体面,我自己的嫁妆都搭进去了,如今屋中连三百两私房银子都没。”王熙凤一边说,一边流泪。
定定的看向坐着的诸位,企图唤醒他们的良知,给自己一个公道。
见目光袭来,王夫人心虚的撇过头。
又看向邢夫人、贾母、贾政、贾赦,他们俱是心虚的躲闪,这些人还真默契,就这么无声的决定让自己当替罪羊,一同装聋作哑。
王熙凤只感觉透骨寒凉,觉得以往的付出都喂了狗。所性豁出去了,扯开嗓子大骂:“都放她娘的白眼狼,东西怎么没的你们不知道?都让狗吃了,反正老娘手里没银子,想都推到我身上,没门,大不了鱼死网破。”
“凤丫头,你消消气!祖母知道你委屈。”贾母见王熙凤发飙,赶紧出来打圆场。
“你为家里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放心,这个事轮不到你来顶。”
王熙凤见好就收,站回边上。
“老大、老二,我知道你们那里还有几件林家的东西,把东西都拿出来,其他人房中的有的也都拿出来,剩下的均摊。”贾母一锤定音。
“母亲,大部分都用于建大观园花掉了,这园子是为元春建的,应该让老二出。”贾赦不满的说道。
“咱们府上好不容易出了个娘娘,你们大房没沾光?就按我说的办。”
“元春封了娘娘,老二了升官,我们大房可什么也没得着!反正我没钱!”贾赦耍无赖。
“孽障!”贾母被顶的喘不上来气。
贾母拿出杀手锏要回金陵,贾赦服软,但二房要出七分,贾政不情愿的答应。
贾政也没多少私产,只能指望王夫人。王夫人也不想出,盯上了宝钗的嫁妆。
宝钗咬紧牙关不同意。
王夫人派人收缴了宝玉房中值钱的物件,以为这样能逼宝钗服软,可她错估了宝钗的韧性。
还是薛姨妈怕女儿以后被穿小鞋,劝宝钗出了五万两。
大观园中主子房间值钱的字画、摆件都被收走,大房、二房努力的凑,还是差二十万两。
贾政提议卖田庄、铺子,贾赦不同意,事情再次闹到贾母跟前。
田庄、铺子是一家子的根基,轻易不能动。但又不能不还银子,贾母让处理了一半田庄、铺子,剩下的十万两从自己私房中出。
荣国府着急忙慌的处理产业,被压了不少价。外界知道后,都在猜测贾家怎么了?
各种传言满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