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放心吧,有我在乌特特勤身边,草原上是没有人能伤得了他的。”
比起草原上的酷冷和严寒, 碎叶城的冬日就要温暖许多。元宵节那日挂上的灯火,过了三天也没有摘下来。自荒野席卷而来的东风浩浩荡荡地拂过城楼,吹动高挂的唐军赤旗和乌特特勤的飞鹰旗。
褚沅和吴钩都站在城楼上, 洛北豢养的那只金雕已经展开双翼在天空盘旋数圈, 像像个骄傲的将军在巡视自己的领地。直到正中,洛北才同张孝嵩等人打马回城。
比起他从碎叶带走的卫队,这一次卫队的人数少了许多,连卫队长巴彦都被他留任在碧水城中担任镇守使。
可当吴钩问起时,洛北只轻描淡写地说:“我已经问过询问卫队诸将的意见, 把他们中愿意留在草原上的派到各部去帮助他们过冬了。他们的身份是乌特特勤的使节——安西都护府的僚属。”
吴钩方正的脸上只剩下无奈的笑:“那公子爷的安全怎么办?”
“回到碎叶,便有驻军,再说, 我的亲兵不是还在城外么?”洛北笑道,“再说,我已为自己找到了位分外合适的卫队长。”
他把阙特勤从自己身侧拉过来, 郑而重之地向褚沅和吴钩介绍道:“这是暂代我卫队长的阿阙将军。”
阙特勤无奈地一笑, 像个汉人一样躬身向他们道礼:
“吴判官放心吧,有我在乌特特勤身边,草原上是没有人能伤得了他的。”
吴钩与他互相道礼,眼见阙特勤英武的面庞上额头宽阔, 鼻梁高耸,知道他必是一位突厥武士:“将军如此自信, 想来也是在金山大会上夺过名次的?”
阙特勤哈哈大笑:“不才在第一届金山大会上显过身手,区区摔跤第一而已,不足挂齿。”
他正要夸耀自己突厥第一勇士的声名, 却又意识到他如今是在大唐的碎叶城,只得把话哽在喉咙里:“总之, 吴判官就看我的吧。”
张孝嵩在他们身后笑而不语——西域多的是随风乱倒的墙头草,火中取栗的冒险家,但恐怕没有几个敢于同时冒犯大唐和突厥的笨蛋。
“怎么不见苏舍人和裴御史?”洛北好奇问。
“苏舍人主持文馆,要我们等开席前再去叫他。裴御史在文馆中同几个波斯学者研究漕运的事情,也说不必管他。”褚沅道。
“漕运?”洛北笑笑:“碎叶川奔涌不歇,若能对它加以开发和限制,确实是个好河道。只是草原之上,天气莫测,冬夏之间,水流大小差得很多。这样的地方,也能行船吗?”
张孝嵩此刻终于忍不住说话了:“洛将军,我猜裴御史在意的,应当不是西域漕运。”
“哦?”洛北回身看他,“那是哪里?”
“长安。”
说到此处,张孝嵩忍不住轻轻叹息一声:
长安作为历代都城,人口众多,这些人口之中,又多的是不事生产的权贵子弟。到了大唐的时代,长安的吃饭问题已经成为一项压在大唐官府身上的沉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廷每每利用漕运,从江淮转运粮食到长安。可漕运东南段年久失修,自高宗、女皇以来,长安粮荒时有发生,每到了这个时候,朝中大臣们就会劝皇帝前往洛阳“就食”。
可李显登基以来,不知是不想重温女皇时代的噩梦,还是受到本为京兆人氏的韦后影响,竟从未再去过一次洛阳。景龙三年时,为着太子李重俊带头上表劝他移居洛阳的事情,他竟以太子有反心为由废黜了太子。
洛北知道他想到了废太子李重俊之事,一时之间气氛沉闷,还是褚沅前行半步,笑着对众人道:“将军,我已经在衙署中备下了宴席,要不我们移驾席间,边吃边聊?”
有她递的这个台阶,众人这才重新欢笑起来,张孝嵩率先道:“我在长安就听郭相公说过褚郡君治宴的本事,今日终于有幸得见。诸位,莫踌躇了,咱们快马加鞭,进城去吧。”
吴钩借此机会,同洛北说了碎叶城越冬的情况,有赖准备得当,这大半个冬日碎叶城中无人因贫病冻死街头,只有两个人喝醉了酒,没找到回家的路,冻死在街边,如今皆已善加埋葬。
他说着说着,忽而犹豫地望前方褚沅那里一望:“还有件事……”
“与褚郡君有关的事情?”洛北见他吞吞吐吐的模样,干脆直接发问。
“是,郡君在元宵佳节上宣布,凡碎叶百姓及周边部族,有成婚者赏红绸一缎,棉布两匹,养育子女者赐孕妇养胎粮一斛,并免其家徭役一岁。这……这恐怕。”
吴钩犹犹豫豫,还是说出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