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你跟我一起回长安吧。三年前魏元忠没给你的那个兵部侍郎的职位,我给你!”
“我打算废掉乌质勒这支汗系。”
此事洛北早已有了计量, 此刻不过是把自己深思熟虑后的结论和盘托出,因而说起来时,分外胸有成竹:
“突骑施下分黑黄两姓, 两姓素来不和。乌质勒在时, 能宽仁待人,用心安抚,加上外部又有阿史那匍俱这个共同的敌人,两姓方能和睦相处。”
“可是,如今娑葛打了这么大一场败仗, 丢了许多牧场、金银和牛羊。两姓必然不能再听命于娑葛,倒不如从两姓中各择一位首领,命他们各自处理本部事务, 由西突厥十姓可汗统领。”
张孝嵩拊掌一笑:“不错,这样一来,不论两部谁当家, 都不能再聚集起来今日娑葛这样的兵马规模, 更不能威胁大唐在安西的统治。明日等解大夫、郭都护来。我们一道去向他们禀报。想必他们也会同意的。”
洛北轻轻摇了摇头:“孝嵩,要是想让他们同意这个办法,你禀报的时候,就要删掉一句话。”
“什么话?”张孝嵩问。
“‘由西突厥十姓可汗统领。’”
张孝嵩望着他郑而重之的神情, 心里也不由得一沉:
西突厥故地只有阿史那献这么一位外蕃领袖,突骑施部又素来是兴昔亡可汗家族的下属。就算张孝嵩和洛北不提议, 这两部也会被朝廷划归在阿史那献手下。但洛北如此谨慎,原因只有一个——
“你担心他们忌惮你?”
“我要是当上司,手下有这么一个不听号令的下属, 也会忌惮的。”洛北笑道,“别忘了, 我私自从于阗出兵的责任,现在还在郭都护的头上呐。”
“现在这还能叫责任吗?”张孝嵩也忍不住笑起来,“料敌于先,运筹帷幄,朝廷定然会大大地嘉奖郭都护。”
话是这样说,但当郭元振和解琬真的就突骑施后续的处置询问张孝嵩的意见时,他还是依照洛北嘱咐的那样,删掉了那半句话。
解琬兀自坐在那里思索着这法子的可行性。郭元振却已敲了敲桌子:“你和洛北通过气了?”
张孝嵩不好回答,只好低着头,沉默不语。
郭元振也不拆穿,起身抓了外袍:“罢了,你不好出卖朋友,我去找他问问。他在哪里?”
一只金雕翺翔展开双翼,翺翔在成片的森林草场之上,身后是连绵起伏的巍峨雪山。自雪山奔流而下的数条河流在山麓形成数个绿洲湿地,滋养着数万百姓。
洛北纵马于这无边绿意上驰骋,春风把他的衣袍吹得鼓起,就像是色彩斑澜的羽翼。
“洛北!”郭元振从远处喊他的名字。
洛北顿住马蹄,等着郭元振从后面追上来:
“安西衙署和突骑施的那么多事情要处理,你倒是会躲清闲,都躲到城外来了。”郭元振伸出手指点了点他,“我听了张孝嵩的汇报,他和你通过气吧?不然怎么没头没尾地说什么分治黑黄之类的话,还没说这两姓要归谁统辖……”
洛北见他拆穿,也不隐瞒,只是点了点头。
郭元振冷笑了一声;“现在想起来避嫌了?带兵马驰骋西域的时候,你就没想过今天?”
“当然想过。”洛北无奈地叹了口气,目光望着更加悠远的地方,“但人世间许多事,本就是知不可为而为之。大帅……如果我不这样做,这场仗还要多久才能打完?”
这是个没人知道答案的问题,一年?两年?
或许只有等到朝廷向娑葛低头,或是有一方在不断地拼杀之中流尽了血,这场战争才有真正结束的可能。
郭元振自己也受这战事牵连,没有责怪他的立场,只轻轻呼出一口气:“战争的事情我不追究了。但我听说,可汗殿下和我说,要遍召西突厥旧部前往金山拜山,要你带兵护送?”
“是。”
郭元振没有想到他答应得如此爽快,忍不住往他那边看了一眼,但见洛北眼眸明亮,神情坦荡,不由得微微勾起唇角:
“你去可以,我不会拦你,但你回来之后,要同我一道回长安献俘。”
洛北略一沉吟,已经明白了郭元振的言外之意:“大帅不希望我再留在西域?”
郭元振点了点头,心说:
“一个当父亲的握着北庭兵马,一个当儿子的握着安西军队……偏偏两个人还都姓‘阿史那’,就算你们两个人忠贞报国,你们身边也一定有人不断撺掇你们‘恢复像大地一样宽广,像海一样广阔的大突厥汗国。’我怎么敢把大唐的边塞安全系在你们的忠心上?人心,那是天底下最不可靠的东西!”
但当着洛北的面,他还是温言道:“朝中已经有人给我传信来了,说圣上对这次大胜分外满意。希望我回朝担任兵部尚书,并入政事堂参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