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值年节期间,朝堂众臣都在休假,可碰上这种神秘的天文现象,也不得不提前上班,就连刘盈也要召开朝会商议。
最后的结果一如既往,再次罢免了左右丞相,令他们谢罪于天下,幸好这次日食出现的时间不长,不然就不只是谢罪了,恐怕还得流血才行。
好在没出什么大事,这次风波有惊无险的过去了,但也随即产生了新问题,那就是新任丞相的人选。
在正式任命之前,刘盈找来了林清源,在宣室殿和他商议谁比较合适。
而林清源突然意识到,也许这正是一个好机会,于是他定了定神后,提出了两个人选。
“先生的意思是,以周勃和陈平为左右丞相吗?”但刘盈听了,却惊讶的很。
因为,“陈平也就罢了,他是文臣之属,政绩也算出众,之前还做过丞相的副手,如今正位,也在情理之中。”
“可周勃是武将啊,还是太尉,选他做丞相,是否太过草率了?”刘盈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但林清源却有另外的说辞。
“诶,此言差矣,谁说武将出身就做不得丞相了?”
“你难道忘了樊哙,樊大将军了吗?当初他也是一等一的武将,可父皇还是任命他为左丞相了,执政多年,也没出什么大问题啊。”林清源还提出了一个经典案例。
“是没出什么问题,但也没什么建树,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樊哙对父皇的忠心,以及他不善文职工作,所以只能听从……”,刘盈说到这儿,突然反应过来了。
“先生的意思是?”他似乎猜到了什么。
“用武将做丞相,那肯定是业务不熟练,不过没关系,我们正好给他配两个副手,至于副手的人选嘛,”林清源点到为止。
“这样也好,皇权相权素来都是矛盾的,能设法削弱,总归对朕有好处。”刘盈若有所思。
“那依先生看,让周勃任左丞相为好,还是右丞相为好呢?”他有点为难。
“右丞相。”林清源也很痛快的给出了答案。
“我大汉以左为尊,周勃的功绩也在陈平之上,按理说,该让他当左丞相的。”
“可他毕竟是武将出身,如果一调职就是文臣之首,恐怕难以服众,倒不如让他做右丞相,这样既顾全了他的体面,也不至于让文臣们有太多怨怼。”
“而且周勃一旦成为右丞相,那么太尉的职位就空了出来,全国的军事大权就算彻底落到了我们手里。”
“你尽可以委任亲信担当此职位,进一步加强自己对朝堂的掌控。”他说的头头是道,分析的也很到位。
“可这样是不是不太厚道啊,到底周勃是父皇在时的老臣了,又是开国元老,朕这明升暗贬的,要是一个弄不好,恐怕名声就坏了吧。”
刘盈其实非常心动,但他还有所顾虑,怕别人说他刻薄寡恩,但又频频看向林清源,那意思很明显了,有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
“这简单啊,你给周家格外施恩不就行了,比如说,给他家的儿郎们找一门好亲事,你觉得怎么样?”林清源兜了一个大圈子,总算来到了今天的重点。
“这倒是个好主意,可朕记得,周勃有三个儿子,而如今成年的,也就只有大儿子周胜之了。”
“可朕听说周胜之身体不好,长年累月的病着。”
“这要是赐婚给他的话,万一弄巧成拙,促成一对怨侣,这施恩可就变成结仇了,得不偿失啊。”刘盈想了又想,还是觉得这个主意不太可行。
“那就给周勃的次子周亚夫赐婚如何?这些年他跟在我身边学习,很是上进,而且和嫣儿的关系也很好。”
“他们两个又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且知根知底,不然就趁此机会……”林清源的话还没说完,刘盈就打断了他。
“先生,你要让朕赐婚给周亚夫,以此加恩周家,那朕没意见,可怎么能把嫣儿当礼物送出去呢?这不合适。”
“再说了,嫣儿的婚事是何等的重要,怎么可以这么草率的就定下呢?”
“我们做长辈的,应该认真为她考虑才是啊。”
刘盈先是责怪林清源这个决定的仓促,随即又用别的理由回绝了此事。
表面上看,他是为小嫣然着想,说要好好相看,细细挑选,可林清源却能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根本就不愿意把小嫣然嫁给周亚夫的,或者说,是不愿意把她嫁给除刘氏儿郎外的任何人的。
不管周亚夫还是什么别家的儿郎有多优秀,恐怕刘盈都不会允许的,但林清源不死心,还抱着一丝希望。
“如果嫣儿不嫁亚夫,那你觉得,她该嫁给谁呢?”他几乎是直言相问了。
“先生,你还记不记得当年我和你说过的亲上加亲的事啊。”刘盈变换了自称,且语气也亲热了不少,而他的这句话,也几乎验证了林清源的猜测。
“依我看,嫣儿嫁给谁都是委屈,倒不如嫁给启儿,我们两家也真正的亲如一家,你觉得如何?”而刘盈接下来的说辞,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
他看起来兴致勃勃的很,可林清源的心却仿佛沉入了谷底,张良之前的提醒,在这一刻,全然变成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