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不到半年,死了两个兄弟,刘盈简直难以接受。
刘盈应了吕雉, 让审食其晋位左丞相,而吕雉也兑现诺言,出席了立后大典。
那日风和日丽, 文武百官,朝臣命妇全都进入宣室殿,分列左右,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上首处最中央的位置, 刘盈身着冕服, 其上绣有十二纹章,头戴十二旒白玉珠冠,隆重至极。
吕雉在他左手边,同样身着品级大妆, 端庄大气。
鲁元公主刘元和驸马林清源则坐在刘盈右侧,他们的女儿林嫣然则是随着父母坐在一处, 亦是身着对应的服装,不坠皇家血脉的风范和气度。
一切就位之后,便有侍者开始唱和。
“行册皇后大典,奏乐!”
话音未落时,便有编钟及各色乐器声响起, 汇为恢弘壮大之音, 又带着喜气洋洋之气。
随着音乐的节拍,宣室殿正门打开,一身正红曳地长裙, 头戴凤冠的窦漪房,正款步而来, 左右两旁又有对应品级的宫女和侍者随身,以显示皇后的排面。
顺着中央铺就的红地毯, 窦漪房和随侍两旁的宫女侍者一同上前,直到规定的位置,随即下跪叩拜。
“臣妾参见陛下,愿陛下长乐未央,永受嘉福。”
“皇后,到朕身边来。”看着心上人即便身居高位也依旧恭敬,刘盈很是欣慰,擡了擡手,并允许道。
“诺。”窦漪房听到这儿,再次行了一礼后,顺着台阶往上,走到刘盈的御座前,两人相视一笑后,她优雅的转身,随即落坐于他身旁。
帝后全都就位后,之前负责唱和的侍者便再次开口。
“宣读册后诏书!”
话音刚落时,九卿之一的奉常叔孙通便上前来,展开书简开始宣诏。
“大汉天子诏曰:天地畅和,阴阳调顺,万物之统也。”
“兹有窦氏漪房,温柔和顺,仪态端庄,聪敏贤淑,生太子启,乃依我皇汉之礼,册立窦氏漪房为皇后,母仪天下,与民更始,钦此!”
他宣读完后,侍者便再次唱和下一个步骤。
“进玺绶!”
话音刚落,便有对应的侍者捧着皇后的凤印躬身来到窦漪房面前。
小小一枚凤印,但却代表着无上的权力与荣光,窦漪房将其拿在手里时,心里的澎湃心情简直难以言表。
特别是随着唱和拜见皇后的声音,满朝文武,王侯贵妇全都跪在她脚下时,那种居高临下,俯瞰众生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但当她的余光看到林清源的时候,他却正对着妻女温柔的笑着,刘元和小嫣儿坐在他身旁。
偶尔他的目光投过来,看向她的时候,也丝毫不带下对上的卑微,反而依旧如往日一般平静,就算有喜悦,也是为她,但也绝不是那种谄媚。
他太平静了,平静的让她心慌,仿佛她今日被册立为皇后,她一生最风光的时刻,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其实也确实如此,因为林清源不在乎这些。
更何况他早就知道她会被册立为皇后,当所有的谜底都尽在掌握,揭开答案时的那种欣喜也就少了许多。
可他的这种平静,却给窦漪房带来了更深切的不甘,与此同时,还有警惕,因为身旁太后吕雉的目光也正落在她身上,这让她意识到敌人还有很多。
‘不急,来日方长。’窦漪房这般提醒自己,随即捧着凤印端坐好,尽显皇后风范。
立后大典之后,没多久又是册立太子的日子,刘启还是襁褓稚儿,但这不妨碍场面宏大且辉煌。
整个长安乃至汉朝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比起一件接一件的喜事,那赵王刘友和赵王后的死也就没什么人提起了,哪怕这三件事同时发生在近几个月内也一样。
就连刘盈自己,都差不多把赵王刘友去世的事忘完了。
其实这也怪不得他,在他看来,他能设法为刘友报了仇,就已经算是对得起这个兄弟了,既然一切已经盖棺定论,那自然不宜再提,以免牵出更多的是非来。
他都这个态度,那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所谓上行下效,不外乎是了。
然而新上任的赵王刘恢,却一直惦记着自己的六弟,他刚被从梁王改封为赵王,参加完立后大典和册太子典礼后,便带着新婚妻子往邯郸而去,只是他却忧心忡忡的很。
因为他的妻子也是吕家女,身边还带着为数众多的吕家子弟,而自己刚死了没多久的六弟刘友基本和他现在是一样的配置,刘恢怎么能不慌呢?
特别是,在娶现在的妻子前,他就有了妾室,对方现在还怀着身孕。
但他可不敢让人知道,只能尽量隐瞒,可到了邯郸赵王宫没多久,这事儿就被捅了出来。
刘恢惴惴不安,生怕出什么事,而他新娶的这位吕家的赵王后呢,却没做什么,一连平静了数日,他也就渐渐放松了警惕。
直到来了赵国没多久,一日他去巡查回来,却听下人禀报说,他那怀孕的妾室误食了不干净的东西,连人带孩子一起毒发身亡。
而对方身边伺候的人也全部被赵王后以失职处死后,刘恢就明白了。
他的妻子和六弟的妻子,乃至当今的太后娘娘,都没什么区别,都是心狠手辣的,丝毫不负吕家女的出身。
刘恢心知爱妾孩子都是冤死,可他没胆子替他们报仇,又畏惧吕家的势力,不胜悲愤之下,竟然自杀身亡。
消息传到长安到了刘盈那儿的时候,才不过是六月份,而上一任赵王刘友死的时候是一月。
也就是说不到半年的功夫,先帝的儿子,刘盈的亲兄弟,就折了两个,还都死的这么窝囊,惹得他大怒不已。
然而太后吕雉知道这件事后,却不以为意,甚至传出话来,道刘恢竟然为了一个女人就自杀,置社稷子民于不顾,根本不配做先帝的儿子,更不配为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