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刘盈刚想说个假名糊弄过去,岂料林清源听到小姑娘的名字,却突然转过身,并三步并作两步走回他们身边,还俯下身子与小姑娘对视。
“你方才说,你叫什么?”他不敢确定她是不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个人,便再次询问道。
“窦,窦漪房,大哥哥,怎么了?”小姑娘显然不明白怎么回事,但还是听话的又说了一遍。
“你是哪里人氏?你刚才说你有弟弟,你弟弟叫什么?”林清源进一步追问。
“我是清河郡,观津县人,我,我弟弟叫窦广国,”小姑娘如实道。
“那你有哥哥吗?你哥哥叫什么?”林清源继续问。
“大哥哥怎么知道我有哥哥?”小姑娘惊讶的很。
“那他叫什么名字? 现在何处?”林清源接着问。
“我哥哥叫窦建,可很小的时候就走丢了,父亲很伤心,在去世前还念着哥哥,还给他取了个表字,叫……”
“叫窦长君。”不等她说完,林清源就接了下去。
“大哥哥?你怎么知道?”小姑娘瞪圆了眼睛,更惊讶了,“难道你认识我哥哥吗?你知不知道他在哪儿?”
她以为两人相识,于是便拽着林清源的衣袖不放,想问出兄长何在。
“你哥哥的事,我们等下再说,倒是你,得赶紧暖暖身子才行,”林清源并未直接回答,而是一把将小姑娘抱了起来。
“盈儿,我们走,”他顺带招呼了一声。
“啊?啊,好,”小刘盈愣了一下,但还是很快就跟上了。
走在路上的林清源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太过莽撞了,他只知道自己抱着的小姑娘,是未来的皇后。
按照原来历史上的记载,窦漪房应该是少女时才被采选入宫的。
可虽然不清楚她怎么这么小就进来了,但林清源想着如今时间线都乱了,那引起些蝴蝶效应也不是没可能,所以也就选择性的忽略了这些。
听她刚才说身世又这么可怜,林清源不禁就动了恻隐之心,好吧,其实想要近距离围观一下未来汉文帝的皇后,才是真的。
他脑海中满是胡思乱想的各种念头,但脚下速度却不慢,很快带着两个孩子就返回了自己所居的宫殿。
他也没回寝室,而是直奔厨房,借着灶台的余温又点起了火,先煮了两碗热汤面给两个孩子。
又顾着今日是小姑娘爹娘的祭日,面里头便没放什么肉食,只打了两个荷包蛋增加营养。
又让他们坐到灶台前一边烤火,一边吃面,这样暖和的快些,而他自己,则是做起点心来。
给先人祭祀送的贡品,总不好随便拿什么来充数,林清源又想着这时节也靠近清明,便决定做好吃又简单的艾草团子。
来不及碾豆沙,他便用块状的糖和蜜做馅,外形也做的漂亮,绝不会让人觉得敷衍。
又取来了一盘子含桃,其实就是樱桃,这玩意儿因为早于百果先熟,故而在秦汉时期一般是用来供奉祖先的,尤其是头一茬儿的果子,更是带着天然的祭祀之意。
不仅准备了水果点心,林清源还亲自去折了几根柳枝,这也是古时祭祀所用的物品之一。
而这个时代还没有纸,也就更不用提什么烧纸的习俗了,所以他只准备了香烛之类的东西。
一切准备就绪后,便和小刘盈一起陪小姑娘去了后院的柳树下,借着月光简单祭奠了一番她的爹娘。
小姑娘见他们不止给东西吃,还为自己忙前忙后,对自己这么好,感动的眼泪汪汪的,祭奠时,还不忘了跟爹娘说自己遇到好人了,让他们不要担心。
林清源见状,也是多少觉得脸上有点烧得慌。
毕竟,他不是纯粹的可怜这孩子,是因为她是窦漪房才对她这样好的,可却得了人家这样诚心诚意的感激,一时之间心里也有点羞愧。
也是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他当下决定留下这孩子,不过流程还是要走一下的,这事少不得要让刘元帮忙。
至于小刘盈,他虽然奇怪先生前后态度的转变,但也没立刻刨根问底,在听到先生要留下这小姑娘住一晚的时候,也没有阻止。
一来他是真的觉得对方可怜,这第二嘛,他相信,先生做事定有他的道理。
就这样,这一夜,窦漪房成功留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