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 131 章 李耀祖仔细思考这……
李耀祖仔细思考这件事情, 有些思路后,他问狗子娘,“嫂子, 若是狗子去孙寨念书,是不是有住的地方, 有吃饭的地方就可以了?”
听了李耀祖的话,狗子娘觉得李耀祖即使不直接去找孙秀才讲,狗子要住在私塾的事情, 也想到了其他的办法。狗子娘点头, 很期待的样子,“是呀, 可是有什么法子了?”
李耀祖说,“我还要再考虑考虑, 主要是想想如何向孙秀才开口, 我会尽力促成这件事的,你先别着急,等我的信儿。”
狗子娘见李耀祖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心想成不成的, 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她希望够达成所愿, 有一个好结果。狗子娘说了一些感谢的话, 才离开李耀祖家。
狗子娘离开李耀祖家里的时候, 把小白狗也带回去了。
珊月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对着要回家的小白狗说,“明天我再找你和狗子哥哥, 我们三个一起玩。”
在家里正在练字的狗子,“阿嚏”一声,手中的毛笔抖了一下, 字也变歪了。
李耀祖回到自己屋里,刚坐下。
三娘向李耀祖问道,“今天狗子娘是来做什么的?”
李耀祖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细细地讲给三娘听。
三娘听了,心里产生的顾虑和李母、李耀祖的顾虑是一样的。现在元月和孙书甲没有成亲,自己去找孙秀才,让人家的私塾里住一个孩子。这孩子说是住在私塾里,但是孙秀才也是要关心这孩子的吃饭睡觉的,和往人家家里塞一个人的区别并是不很大。这样办事是不经讲究的。
三娘心里隐隐埋怨狗子娘,怎么想出来的这种法子。你想出这种法子,在知道孙秀才不可能同意的情况,竟然来找自家,这不是坑人吗?狗子晚去一年私塾又怎么了,村子里像狗子这么大的男孩子,只有狗子一人去私塾了,其他的孩子都没去,大多数是等几年再去的。大户人家的孩子是早早启蒙的,但是狗子家没有大户人家的条件,三娘就认为,狗子家应该有多大的能力办多大的事。
三娘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道,“即使你答应狗子娘了,但是你也不能去。退一步讲,你若是觉得不去一次,无法和狗子爹和狗子娘交代,你去了孙秀才家里,也不能提这件事。”
李耀祖不以为意,“不能照你说的这样办。”
三娘直接反驳道,“那你说,你现在去找孙秀才,说了这件事,会造成什么后果?你会让人家孙秀才一家,认为咱家是不知轻重的人家,孙秀才一家是好几房的人居住在一起,让人家怎么想咱们家,怎么看元月,这样对元月是没有好处的。这人和人之间,是有亲疏远近的,和狗子家的关系再亲近、亲密,在我心里,也不能和元月比较。”
李耀祖点头,“我知道。你说的在理。”
三娘白了李耀祖一眼,“那你还答应人家?还想去呢?”
李耀祖笑笑,“是你太着急了,我是想出了个法子,才答应去找孙秀才去的。我认为我说的这个法子,孙秀才很可能就采纳的?”
三娘见李耀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禁问道,“你想到什么好法子了?”
李耀祖故作神秘,卖关子,“本人自有妙计,等我办成了,你就知道了。”
三娘很捧场的,“现在说吧!让我也学习学习。”然后从柜子里拿出今天做好的袜子,“瞧,这是给你做的。”
李耀祖看一眼袜子,“那我就告诉你好了。”然后“嗯”一声,清清嗓子,“怎么觉得口干呢?”
三娘又给李耀祖倒了一杯热水,递到李耀祖手中。
李耀祖抿一口,才说,“你觉得像狗子这样的,家里离着私塾远的学子多吗?”
三娘想想附近的情况,文风盛行,村里有好几个读书人呢,其他的村庄应该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吧。
三娘讲,“家里离着远的读书人确实比较多,但是人家比狗子大一些,可以独自回家了,没必要住在私塾里吧?”
李耀祖不同意三娘的说法,“你想想思月的舅舅,他们书院里的读书人中,有不少人是住在书院里的,这里面不乏离着书院比较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