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娘和李耀祖没带篮子,还是摊主好心,给了一个破篮子,勉勉强强地才有一个放鹅苗的地方。
午饭后,尔月和珊月不想在家里,想去出去玩。元月在尔月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会做针线活了,尔月呢,上次家里要她学,被尔月躲过去。这次元月不打算叫尔月躲了。,“尔月,你打络子已经好几天,今天和我学做鞋面。”
尔月苦着脸,“能不能等几天在学?我打络子还学的不好。”
元月不给尔月留一丝余地,“不行,前段时间叫你学针线活,结果你没学几天就溜了,这次必须学起来。”
在李母等人的教导下,尔月这几个做妹妹的是听元月的话了。尔月见元月说的如此绝对,心里也明白这次是逃不掉的,尔月叹口气,“真是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好吧,我学,大姐。”
元月就拿出一个篮子,里面有针线、布、鞋样子。
尔月瞪大眼睛,“大姐,现在就开始呀?”
元月点头,“是啊。”
孙家想来提亲这件事,说起来真的是缘分,前些天,元月和李母一起收租,熟练算账的样子被孙老大看见了,觉得元月这姑娘年纪不大,却能如此熟练地打算盘,一看就是专门学过,练过的。孙老大就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心中有成算,能叫姑娘学打算盘,家里也是比较开明的,这姑娘之后肯定能当家理事的。
孙老大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大孙子孙书甲和元月合适,回家就商量这事,孙老大的大儿子也同意,其余的人更没有什么意见,都相信孙老大的眼光。这不,孙老大就亲自到李耀祖二堂叔家说这件事,想要拜托李耀祖二堂叔做这个媒人。
孙老大回家,见孙书甲也在拢账。孙书甲知道自己祖父做什么事情去了,他家和元月家不同的地方在于,李母她们商量元月的婚事的事情,是支开元月她们的,孙家则是孩子们是在场的,当然在场的孩子是在十二周岁以上的。
孙老大,“书甲,给我去倒杯茶。”说着就随便坐一个椅子上。
孙书甲见祖父衣服放松地样子,就知道事情应该差不多了,去倒杯茶,端给孙老大。
孙老大接过茶杯,吃吃上面的茶叶,喝了一口,“今天就叫你娘,给你准备件新衣服,应该等不了几天就能相亲了。”
孙书甲也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听见这话耳朵也红了。孙书甲没敢叫别人知道,其实这两天,他已经去偷偷去瞧过元月了,即使元月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