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放出去后,跟着刘邦的这些将领们,一个个都摩拳擦掌,觉得被任命为大将的那个人可能是自己,每个人都暗自高兴和期待着,结果等到了举行仪式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人竟然是管理后勤岗位的韩信,以至于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不服和议论肯定是有的,但刘邦偏偏顶住了压力,还真就将韩信为大将的事情给确定了下来,这魄力也是真够可以的。】
刘彻点头啊点头。
心想这楚汉战争中,最后是他们太//祖能取得胜利,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好不好!
比起那项羽,他们太//祖就是强——
【拜将之后,就要看一看韩信的水平了。】
【于是刘邦就问韩信究竟有什么计策能献给他,让他听听看,结果被韩信反问,现在同刘邦争天下的人是项羽,那请刘邦自己估算一下,论兵力的英勇,强悍,精良等等,他同项羽一比,究竟谁高谁下?】
【刘邦沉默良久,说自己不如项羽。】
刘彻:“”
被自己太//祖亲自打脸是什么感觉?
别问。
问就是刘彻也直接沉默以对了。
【韩信也说,认为刘邦也不如项羽。
不过韩信又说,他曾经侍奉过项羽一段时间,所以对项羽有所了解,想在此先谈一谈项羽的为人。】
【接下来这一段话,真可谓是分析透彻极了——】
【韩信说,项王一声怒喝,千人会吓得胆战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能算匹夫之勇。】
【项王虽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
【项王虽然独霸天下而使诸侯称臣,可是却不居关中而定都彭城,又违背义帝的约定,把自己的亲信和偏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对此忿忿不平,同时诸侯见项王驱逐义帝于江南,也都回去驱逐他们原来的君王而自立为王了。】
【先来看韩信说的这几段话,又是匹夫之勇,又是妇人之仁,还有项羽的背信弃义,以及起了个十分不好的带头作用等——】
【从上层来说,项羽就毛病一大堆,并且还在诸侯间埋下了隐患。】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说别的,项羽任人唯亲,还不识货,更不懂得分享手中权力以及利益,他营造的所谓内部结构,迟早有一天要从内部瓦解,而且这一天还不会太晚到来。】
“”
这就很打击人了,项羽有些说不出来话。
项梁则是摇了摇头,不由得低声叹道:“这韩信才跟在你身边多长时间,竟然就能分析出来这么多,可见你......哎。”
到底是自家侄子,还是留了几分面子。
但未尽之言,也并不难懂。
项羽难免觉得有些难堪。
而天幕的话还在继续:
【对于项羽的分析,韩信还没说完——】
【他接下来又继续道,凡是项王军队经过的地方,无不遭到残杀破坏,天下很多人都怨恨他,百姓不亲近依附他,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强屈服,所以项王名义上虽为天下霸主,实质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强大会很快变成衰弱的!】
【也因此,韩信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刘邦能够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敌人不被诛灭?如果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给功臣,何愁他们不服从?如果率领英勇的,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的士兵,何愁敌人不被打散?】
【还有就是——三秦的君王章邯,董翳,司马欣本为秦将,率领秦国子弟已有数年,战死和逃亡的人不计其数,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和将领投降了项羽,结果到了新安,项羽却用欺诈的手段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人,最后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活下来,秦人恐怕对这三人恨之入骨,正在这时,项羽还以军威强封这三人为王,秦国百姓都不会拥戴他们的。】
【再说刘邦入武关时,却秋毫不犯,不仅废除了秦国的苛酷刑法,还与秦国百姓约法三章,所以秦国百姓无不想拥戴刘邦在关中为王,而且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刘邦理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都知晓。】
【可结果呢,结果是刘邦失掉了应有的封爵,还被安排在汉中做王。
所以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项王,如今刘邦想要起兵向东,攻三秦的属地,恐怕只要号令一声,便即可收服。】
【这一段话下来,直接就把刘邦给说高兴了,不过也不无道理——】
【除了对于项羽本人性格的分析,以及对于诸侯内部矛盾的见解之外,韩信对于关中百姓的心理,以及对于外部矛盾的认知等,都在这一段话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从点到面,从内到外,无不精准又明确。】
【这就是有名的“汉中对”。】
汉中对。
如果说先前他们还在想这韩信究竟厉害在何处,对天幕给出的评语还存有一定的疑虑和犹豫时,可在听完这一通篇的见解和分析后,就不由得想要深吸口气了——就像天幕说的,这长长的一整段话,不仅分析出了项羽可战胜的原因在哪,甚至还明确指出了,此时就是打回关中的最好时机!并且还如此思路清晰,论据充分,听得他们都忍不住“蠢蠢欲动”了!
——此时不出汉中,更待何时?
不得不说,就连秦国朝堂之上的众臣听完这汉中对,也基本都一致认为现在就是出汉中的最佳时机。
这韩信不说其他,单听这一番言论,也足够令人忍不住想要赞叹一声了。
不过就这样直接去整军出发吗?
【汉中对,让刘邦见识和认可了韩信的能力,这之后,韩信还跟刘邦说明了自己的军改方案。】
【韩信的军改方案是什么呢?】
【《史记》这本书和《汉书》之中,都记录下五个字,即——“韩信申军法”。】
【简单概括一下,可以用一句话来进行总结和归纳,就是在军事上承秦制。】
“嗯?”
“??”
“承秦制?”
秦国朝堂上,嬴政和众臣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
主要是,观感有些复杂。
承秦制啊......
话说回来,刘邦若是出汉中的第一件事,是要打什么地方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