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朱元璋这话一出瞬间便让朱九的眉头皱在了一起。
其实从穿越到这里之后朱九便知道了,这又是另一条时间线!
因为如果这条时间线承继的是永乐的话,朱棣在朱元璋的压迫下根本不可能迁都。
所以这只可能是王莽成功后的历史时间线。
那么现在朱高炽和朱瞻基的死就不是那么令人意外了。
毕竟世家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皇帝,而不是一代明君。
前两代霸主已经让大明站起来了,那么只需要后面两代明君让大明更加富裕。
这便成为了最适合世家生长的土地。
一旁的中年朱元璋自然也是知道王莽和世家问题的。
于是沉着脸直接问道。
“啥情况?难道高炽和瞻基都是被那帮畜生害死吗?”
老年朱元璋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手上的起居注和奏折一起递了过来,这才开口道。
“先说高炽,他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但按照起居注来看他前六个月的时候身体状况都还行。
根本不可能会在短短的四个月内驾崩!
那么咱根据逻辑去看了看高炽驾崩前四个月的折子。
就发现了这些!”
朱九听着老年朱元璋的话,看向了手中的奏折。
面前这上百本奏折无一例外都是劝谏朱高炽反对迁都的内容。
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看到这些朱九便瞬间想了起来,历史上的朱高炽是要迁回去来着。
但最后因为驾崩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朱九有些疑惑的问道。
“江南那边不是更适合世家发展吗?当年老四迁过来的时候可没少杀这些人。
那次迁都甚至可以说是用人头堆出来的!
那么高炽要回去,为何还要阻止?”
朱九刚说完,就听见一旁的中年朱元璋沉着声说道。
“要是他们从一开始想来北平呢?”
中年朱元璋话音落下,朱九有些发愣。
想过来为何还要阻止?赶着送人头?
老年朱元璋看着朱九的样子,知道他没想明白便接过话茬解释道。
“老九你和老四接触的其实并不多,不是特别了解。
老四其实一开始迁都北平虽然经过了一番思考,但并没有一定要这么做的理由。
老四是那种别人越不想他去干,他越想去干的人!
咱做个假设,如果老四当时在朝堂上提出迁都,所有人都赞成,那么这件事反而会不了了之!
这小崽子会觉得那些个文官有什么阴谋。
但如果他们集体反对甚至死谏,那么老四就会绝对自已拿捏了文官集团!
别忘了世家中还有王莽呢,老九你不是说过他与你一样也知道一些未来的事情吗?
所以想明白了吗?”
被老年朱元璋这么一说,朱九瞬间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拨开云雾,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世家或者说王莽自然是知道未来朱祁镇的事情。
所以一直便在等待朱棣迁都,最后却发现好像和历史不太一样。
朱棣只是随口在朝堂上说了一句,其余动作一概没有。
这可不行,他们世家就等着朱祁镇翻盘呢,怎么能放过这个机会。
于是乎在王莽的推动下,大量世家官员开始死谏拿命开始去推动迁都的事宜。
这其中可不能有怕死之辈,只要一日没有死谏那么朱棣便会反应过来。
最后更是用人头堆出了这次的迁都!
要说姜还是老的辣,两个朱元璋和连体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