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早上,赵四海带着徒弟来到了雨水的婆婆家,因为今天是雨水结婚的日子。
雨水的婆婆家也是一个四合院,比自已住的院子小点,是个两进的四合院。
看着院里忙忙碌碌的人,赵四海直接带着徒弟走了进去。
赵四海一进院,就看见不少人在忙活,还看到了傻柱。
此时的傻柱正在跟雨水的婆婆聊天,看到赵四海走进来,傻柱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径直朝着赵四海走去。
“四海,你来啦!”
赵四海看着今天打扮的人模人样的傻柱,笑着调侃道:“柱子,今天打扮的够精神的啊!”
傻柱“嘿嘿”一笑,然后拉着赵四海的胳膊往前走,边走边说道:“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说着,他带着赵四海走到了雨水婆婆面前。
到了雨水婆婆跟前,傻柱指着赵四海,向雨水婆婆介绍道:“张婶,这是我们院子里的大厨——赵四海。”
“他的厨艺可是一绝,那味道,绝对让您赞不绝口!”
雨水婆婆端详了一下赵四海,只见赵四海面容和善,笑容可掬,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打量了几眼赵四海,雨水婆婆笑着说道:“赵师傅,您好啊!今天可真是辛苦您啦!我之前还在发愁呢,不知道该去哪里找个好厨师来给雨水做婚宴,这下好了,有您在,我就放心了,可不能让雨水这孩子受委屈呀。”
傻柱在一旁插嘴道:“张婶,您放心吧!四海的厨艺绝对没问题,而且您不知道,现在能吃到四海做的饭的人,可都是大领导呢!轧钢厂里,他都很少出手啦!”
赵四海听了傻柱的话,连忙笑着摆摆手,说道:“行了柱子,你就别再夸我了,再这么说下去,我都有压力啦!”
又聊了一会儿天,赵四海就被傻柱带到了厨房。说是厨房,其实就是一个用苫布搭建起来的简易棚子,十分简陋。
不过,对于赵四海来说,做酒席并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他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厨艺。
而且,现在牛壮偶尔也会出去给人做酒席,虽然技术还有些生疏,但也算是能独当一面了,要是马华也能出师,那可就是三个大厨了。
马华看着这些食材,笑着对赵四海和牛壮说:“师傅、师兄,开席还早呢!你们先坐着喝口茶吧!这些食材就交给我来处理好了。”
“别啊!”牛壮一听,立刻不乐意了,“师弟,正好师傅在呢!让他指导我一下刀工。”
马华连忙说道:“师兄,我都吃了好几个月的土豆丝了,今天好不容易有肉,你就把这个练手的机会让给我吧!”
看着两个徒弟你一言我一语地打闹着,赵四海不禁笑了起来,他说道:“好啦!别争啦!一人一半,记住今天用的可是野灶子,切菜的时候要考虑好怎么切,可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所谓“野灶子”,顾名思义,就是那种在野外临时搭建起来的灶台。
这种灶台与轧钢厂里使用的正规炉灶相比,其火候的掌控难度要大得多。
轧钢厂里的炉灶通常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并且配备有吹风机来辅助燃烧,这样可以保证火候既大又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