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在接触了摄像工作后才了解到,也许是直播节目的快速发展,高精尖的无人机跟拍设备出现的早了,居然跳过了斯坦尼康的几个发展阶段,直接从大型的设备到了手持版的,相当于是自行车之后就是豪车,也没有摩托车在中间过渡一下。
可现在让长安去造出一架陀螺仪斯坦尼康也不现实,她只好去找柴导,从台里设备库里翻出积了灰的大型斯坦尼康,这种由承重背心和减震力臂以及稳定平衡杆组成的摄像设备,本身就很有份量,再加上摄像机,这种最基础的配置也有三十斤的重量。
而斯坦尼康又是系统性的设备,使用方法几乎是固定下来的,以保证安全,即为了提高摄像的稳定性,保证设备不会偏移或掉落,就需要使用者将自身的重心调整到合理位置,确保身体和设备处于平衡的状态,不会出现画面颤动的问题。
这就不难看出,大型斯坦尼康设备的淘汰不是没有道理的,对摄像师的硬件要求太高了,试想一场打歌舞台,就要抱着三十斤的设备录十分钟,更不要提那些动辄几小时的晚会了。
顶着众人怀疑的眼光,长安镇定自若的抱起了这套设备,等在身上固定好了之后,尝试着操作了几遍,就示意柴导,可以彩排了。
音乐一响,五个男生随之开始跳动,长安踩着轻便的步伐,双腿稍微弯曲,上身始终保持端正,将画面牢牢固定在五个人的脸上。
与此同时在随着成员们移动时,长安还要一直保持双腿弯曲的状态,并设法保持重心的稳定与设备的平衡,而且在拍摄的过程中,呼吸节奏还要平稳有序,不能出现大呼大吸的情况。
负荷三十斤的机器,保持这种姿势一直摄像,已经够让现场的人佩服了,然而让众人惊喜的还在后面,因为长安居然可以跟着成员们的刀群舞一起舞动。
动作,节奏和卡点简直是一模一样,画面的冲击力极大。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舞台上的长安,她肩扛三十斤的摄像机,步伐却轻盈得如同没有负重一般,精准地踩着音乐的节拍,与刀群舞成员的动作完美同步。
镜头随着她的舞动,流畅地切换角度,时而俯冲,时而旋转,将表演者的爆发力与整齐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个男生每一次刀锋般的甩臂,每一次雷霆般的跺脚,都被长安的镜头精准捕捉,画面节奏与音乐鼓点共振,仿佛镜头本身也成了舞蹈的一部分。
齐和喃喃:“我的天......”
五个男生在表演的间隙中,也忍不住用余光瞥向长安,眼中闪烁着惊讶与钦佩。
他们为了这个唱跳舞台,准备了好些时日,投入了很多的精力,自是知道其中的艰辛,即便是徒手模仿刀群舞的高强度动作已属不易,更何况还要扛着沉重的设备保持画面稳定。
可长安不仅跟上了他们的速度,甚至在某些高难度动作上,镜头还巧妙地加入了倾斜、旋转的效果,为舞蹈增添了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音乐进入高潮段落,团队一个整齐的腾空劈腿,长安同时低身滑步,摄像机从下方仰拍,将成员们凌厉的线条与充满张力的姿态完整框入画面。
那一瞬,舞者与摄像师的默契仿佛浑然天成,舞台效果炸裂全场。
柴松从监视器上看着这画面,忍不住站起身来。
音乐戛然而止,五个男生定格,长安的镜头也稳稳停住,画面构图完美无瑕。
现场安静了一秒,然后就响起了掌声,齐和快步走到长安身边,伸出手想给她托着机器,怕她累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