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华夏能够生产坦克了,常校长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激动的!浪希匹,塔玛德,这些已经不能用来,描述校长心中的舒爽!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来说,民国大师作画一幅,这幅画的价值,能换五架飞机,或者十辆坦克!但是作画这个事情,很需要考虑综合因素好不?大师们得挑选良辰吉日,状态拉满,才能落笔生花,留下佳作吧?要是大师一天画一百张,天天都如此!状态都没了,神韵都没了,最后这些画的价值,也就没了好不?
现在有了老美和意大利的设备的加持,加上学习老美采用流水作业,我们华夏,只需要动用一定数量的技术工人,一周之内,可以生产十辆坦克,或者自行火炮!虽然苦逼的工程机械底盘,限制了最大速度,不能使用有关普鲁士钢铁洪流的战术。。。但是考虑到华夏的地理情况,也不都是大平地好不?只要华夏军队抓住时机,猛踩油门,发动突击,我们还是能够一个山区,一个山区的推进,好不?
要说二战时期的装甲战术,并不是能够支持所谓的高速突击!没看到苏德大战期间,坦克高速行进,步兵被甩掉身后,然后冒进的坦克就被敌人ko了吗?所以最大速度慢点,就慢点吧!灵活的操控,更能适应华夏复杂的地形!当然,工程车底盘加长加大,本身来说,就不用再开设一条生产坦克底盘的生产线!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坦克的事情说到这!关于宝兰铁路,30年代初,民国就有了规划,并且付诸了一定的行动!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只是打下了一些基础而已!
“目前来说,我们的铁路以每天300米的速度,向着兰州延伸!预计三年左右时间,宝兰铁路就能建成通车!”铁路工程师向大佬们介绍着!
“啊!这速度,还是有些慢了。。。”大佬们无比惊骇!
“能不能每天铺设500米?”常校长对于这样的速度,很不满意!